养老机构安全“红线”划定背后:护理员专业素质低、设施未达标,老人噎食摔伤意外频发
作者:   来源: 华夏时报  2020-01-21


  113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下称《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划定了养老机构服务安全“红线”。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田世宏介绍,这是养老服务领域发布的首个强制性国家标准,对于防范、排查和整治养老机构服务中的安全隐患,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规范》直指养老机构普遍面临的两大短板,一是护理员的专业素质不够,二是建筑设施并不规范,存在安全隐患。一位医养结合行业内的资深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很多人只是知道医院的建筑设计有规范要求,但对于养老机构的规范要求并不熟悉。其实养老机构内养老设施的标准应该高于医院。

 

  养老机构够安全吗?

  《规范》由民政部提出并负责起草,内容为全文强制。以基本要求、安全风险评估、服务防护和管理要求四部分为主体。以前两部分为例,在基本要求中,明确养老机构应符合消防、卫生与健康、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建筑、设施设备标准中的强制性规定及要求。同时,对养老护理员培训、建立昼夜巡查和交接班制度等基础性工作提出了要求。在安全风险评估中,明确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前进行服务安全风险评估,并提出了服务安全风险评估范围应包括噎食、食品药品误食、压疮、烫伤、坠床、跌倒、他伤和自伤、走失、文娱活动意外等9个方面内容。

  在《规范》背后,指出的其实是养老机构普遍面临的两大短板。一是养老行业护理员的数量与质量不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亿人。全国失能、半失能老人约有4063万。按照国际上失能老人与护理员31的配置标准推算,我国至少需要1300万护理员。

  然而,根据《2018中国民政统计年鉴》显示,我国鉴定合格的养老护理员只有4.4万,仅占需求的千分之三。目前,很多养老机构的护理员其实招的是护工,类似于家政服务人员,主要做一些生活料理与家务劳动,医疗及护理技能缺失。某位社会办养老机构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岗的护理员以农村户籍已婚女性为主,而且年龄偏大,受教育程度偏低。另外,护理员队伍不够稳定,流动性大。

  对于老人来说,这些所谓的护理员不懂得量血压、喂药,也不会做清痰、打针、急救,更无法防护老人噎住、摔伤,服务过程中存在风险。

  118日,《华夏时报》记者在某求职招聘网站上查询,北京某居家养老公司,一名护理员的平均工资为4000-6000元,天津3000-5500元,在职位要求中写明“高中/中专学历以上、无护理资格或相关从业经验要求”,只是需要“年龄20-45岁,身体健康”即可。

  二是养老机构的设施建设并不规范。一位医养结合业内资深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很多人对于养老机构的规范要求并不熟悉。对于养老机构来说,养老设施的标准会比医院高,比如所有的通道,医院要做成2.4米宽,但是养老机构要做到3米以上,才会合乎标准。其他如无障碍通道、无障碍电梯、坡度的掌握、扶手的圆角设计,这些小的细节都是有具体数值要求的。

  对这些细节的忽视将增加养老行业的风险,尤其是老人意外摔伤。《华夏时报》记者以“养老机构”、“摔伤”为关键词在裁判文书网上进行搜索,检索到588篇文书。在这些裁判文书中,大多数养老机构均需要承担一定比例的责任。

 

  执行仍要面临考验

  据了解,考虑到当前养老机构发展现状、设施改造投入、人员培训、制度建设和外部监管环境等各类因素,《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国家标准设置了两年的过渡期,将于202211日起正式实施。

  民政部副部长高晓兵表示,民政部将分类督促指导养老机构对标达标,对条件比较好的养老机构鼓励他们率先达标,对条件差一点的养老机构要督促。同时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实施养老护理员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下一步,我们将对照标准要求逐项细化,形成便于操作的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对照检查表,确保强制性国家标准在养老服务各个工作环节都能够贯彻落实到位。

  但是,上述医养结合行业内资深人士直言,在正式实施前,很多面临盈利困境的养老机构是否会积极执行,仍有待观察。

  2013年是中国养老行业发展的元年。自这一年起,国家鼓励养老行业发展的政策相继出台,养老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

  但如今,养老行业正在“退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中国80%以上的社会办养老机构处于亏损状态。北京养老行业协会执行会长,智慧养老50人论坛创始发起人黄石松表示,现在对于养老,政府热、政策热、学界热,媒体也热,但实际上产业界是越来越清醒了,越来越理性了。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经营者来说,养老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而老人的偿付能力十分有限。在很多一线城市,养老机构月均费用达到5000-10000元,很多老人的退休金及养老保险难以负担。与此相对应的是,养老机构日常的运营成本,比如土地、建筑、人工等都很高昂,收费太低无法存活。两相比较之下,产生了巨大的落差。

  在这种落差下,部分养老机构为了快速回本,金融风险也在慢慢浮现。比如“爆雷”的湖南长沙爱之心养老公寓,一次性收取老人几万至几十万不等的“会员费”,一旦运营出现危机,会造成老人血本无归;或者打着“以房养老”名义的中安民生,让老人将房产抵押,再通过房租养老,如今老人不仅收不到中安民生的“养老金”,还背上累累债务。

  因此,国内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既保证养老机构有很好的资金回流,弥补前期投资的压力,同时又能保障老人资金的安全。现在,在这方面的监管还不清晰,资金性质未明,有非法集资的风险。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