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养老一体化再进一步:长期护理险“出沪”可实现跨省结算
作者:   来源: 第一财经  2021-01-15


  [记者也了解到,目前,长三角区域全部41个城市已经实现异地门诊看病时的直接跨省结算。]

  当下,长三角养老正在成为更多上海长者,尤其是失能老人的新选择。

  86岁的上海老人王佩华在去年下半年搬到了位于江苏苏州吴江市的七都悦心公寓。在公寓里,她认识了七都镇上的老人吴七妹,两人相处融洽,情同姐妹。“我这个吴姐姐对我真的很好,我觉得这里就像家里一样。”王佩华说,经过该公寓的批准,“两姐妹”也在近期住到了一块。

  作为上海舒孝养老服务公司(下称“上海舒孝”)在吴江的分支机构,七都悦心公寓目前共入住了70多名老人,其中,超过七成来自上海。

  新年伊始,上海舒孝成为了首批“长期护理险”从上海向长三角延伸结算的试点单位之一,其在江苏吴江、浙江嘉兴等地的异地分支机构都已纳入结算范围。

  “本来,我住在这里(上海),可以使用长护险,但我如果住到吴江去,这个待遇就没有了。”82岁的上海老人徐柏年说,“现在,我住到吴江的分院,也不用担心自己的照护服务被中断了。”

  上海是全国首批开展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15个城市之一,一些改革措施也走在前列。这一新政策为异地养老服务的精准供给带来了强大的助推力量;长期护理险推进提速,而更多的探索、实践正在进行。

 

  “长护险”实现跨省结算

  长期护理险是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提供资金或服务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也被称为“社保第六险”。

  去年9月,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印发《关于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全国试点城市扩围至49城。

  记者从上海市医疗保障局获悉,从20211月起,年满60周岁以上、在上海已申请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评估失能等级为二至六级的参保老人,可以在选择入住异地连锁养老机构前,先至上海定点养老机构(含长者照护之家)提出相关申请。由上海定点养老机构负责为符合条件的失能老人,统一办理异地登记备案手续。经登记备案后,失能老人即可在异地连锁养老机构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养老机构照护费用的延伸结算。

  上海市医保局待遇保障处处长李成志表示:“这是上海长护险及养老服务领域政策‘异地通关’的一次先行先试,既确保了长护险服务及待遇的延续性,也为上海老人选择异地养老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上海老人徐柏年之前住在同为上海舒孝养老服务公司运营的上海黄浦“瑞福长者照护之家”,由于他被评定为2级失能,享受上海市“长护险”待遇。

  因为这一类长者照护之家的定位主要是提供短期入住养老服务,每次协议服务时间最长为三个月;三个月后,他可以选择居家养老,或者入住这家养老机构的吴江分部。

  徐柏年也曾到上海舒孝在吴江的分部住过一段,但原本可享受主要由长护险支付的照护服务只能中断。

  “现在长护险从上海延伸到了长三角,异地养老比以前更方便、更实惠了。”徐柏年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这也意味着,更多符合条件的上海失能老人,其长护险养老照护待遇可以延伸至指定养老机构在长三角区域的连锁机构。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长护险的服务模式包括社区居家照护、养老机构照护以及住院医疗护理三种。

  这一政策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失能老人享受长护险待遇,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老人的生活负担。”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管理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张熠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前,上海的失能老人在上海的养老成本很高,也不能‘带’着长护险去异地,但如今,失能老人在异地也能享受到长护险待遇,很多家庭的养老成本就可以降低。”张熠说。

 

  异地养老仍有不少难题

  超大城市如何实现“老有所养”?近年来,上海市民政部门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的政策探索,并且不断推进和完善异地养老的便利程度。

  记者从上海民政部门了解到,作为一份上海养老服务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已于20201230日经表决通过,并将自今年320日起施行。《条例》涵盖了居家、社区、机构各种养老服务形态,是引领本市养老服务发展的“基本法”。

  而从更大地域范围来看,上海已有10个区与苏浙皖三省的15个城市签订了试点合作协议,将围绕信息公开、标准互认、政策互通、产业促进等多个方面开展养老服务共建合作;涉及江苏张家港,浙江嘉兴,安徽池州、宣城等20个城市的57家养老机构,核定床位共计约2.6万张。

  在七都悦心公寓记者了解到,该养老服务机构运营以来累计接待、服务来自上海黄浦区、静安区,江苏昆山,浙江杭州等10余个区县的长者5000余人次,提供入住12万床日。

  哪些老人更倾向于异地养老?长三角异地养老模式的核心是什么?怎样的养老服务模式可持续、可推广?

  “其实,上海老龄化程度在长三角最为严重,且目前可用于养老服务的床位紧张、服务人员紧缺、养老成本居高不下。因此,就要借助异地资源来分担、解决上海养老的压力。”张熠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吴江地区能充分发挥苏、浙、沪交汇的金三角腹地的交通便捷性,且养老场地相对宽裕、用工成本相对较低;这就为上海老人更低成本的养老提供了腾挪转换的空间。”张熠说,“并且,有的老人其子女就在江浙地区工作,那么老人也会更愿意去异地接受养老服务,江苏花桥、昆山以及浙江嘉兴都是较多的选择地区。”

  然而,长三角养老涉及的远不止照看、护理。“我在此前一项长三角养老课题的调研过程中发现,老人非常关心的问题包括异地看病能否进行跨省报销,以及一旦身体不适如何快速接受诊疗服务等。”

  记者也了解到,目前,长三角区域全部41个城市已经实现异地门诊看病时的直接跨省结算。

  “事实上,老年人特别注重异地医疗资源的情况;如果在上海周边的一些城市接受养老服务,一旦发生紧急问题,可以立即纳入到上海的急救网络中去。因此,养老服务中需要加入一些急救服务的衔接。”张熠建议。

  记者在多个沪上养老机构了解到,尽管居住环境、文体活动、人际关系等都很重要,但究竟“花多少钱”才是老人的关键考虑因素。“我们的月均费用对比上海同类机构,要低近50%左右。”悦心公寓入住的长者表示。

  下阶段,在养老保障层面,还有哪些好的模式可以实践?

  “从国际情况来看,美国商业保险的模式并不受欢迎,而我国的长护险模式则与德国、日本的模式更加接近。”

  总体而言,张熠认为,长期护理险延伸“出沪”意味着异地养老服务的有益探索。

  “这还将推动长三角区域养老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加速长三角区域间养老领域相关政策和服务融合。”李成志表示。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