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声面对面:智能化服务也要“适老化”
作者:   来源: 澎湃新闻  2020-12-03


  近日,网传一段94岁的老奶奶因行动不便,为了社保卡激活,被家人抱着趴在银行柜机上勉强完成人脸识别的视频引发热议。无独有偶,疫情常态化防控以来,人脸识别、健康码等数字化防控手段让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的老人寸步难行。

  老人与智能手机的距离有多远?冒雨用现金交医保遭拒,被告知必须用手机支付;不会用网络挂号,只好早起排队......曾几何时,本该便捷惠民的智能化手段,反倒成为了老年人生活的门槛。数字化潮流不可逆转,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隐藏在这类事件下折射的干部服务意识不浓和工作作风不实的问题。

  近年来,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等“一站式”服务风靡一时,有关这方面的改革举措也备受赞誉。但不得不说,有的部门仍存在对群众利益漠视,官僚主义和衙门习气严重,缺失人性化关怀和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服务意识的现象,更有甚者,搞工作时,思维僵化、墨守成规,不从实际出发、不替群众着想,抱着条条框框不放,让群众苦不堪言。俗话说,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科技带来的变化日新月异,与其催促老年人跟紧智能化时代的节奏,倒不如让服务更多一点温情。

  广大党员干部要强化服务意识,自觉抵制形式主义痼疾、摒弃傲慢习气,主动作为,沉心、耐心,苦干、实干。遇到概念模糊、认识不清的问题,不妨开动脑筋,灵活变通,动动手指头上网查查,或跨部门打个电话张口问问,坚决刹住“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官僚衙门作风。运用智能信息技术时,要坚持适老化原则,避免给不熟悉使用智能设备的老年人增加负担。党员干部要始终将维护群众利益摆在首位,做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勤务员”,不遗余力、殚精竭虑为群众服务,从而真正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社会服务的相关部门也要继续保留人工服务、面对面的服务方式,确保老年人即使无法使用智能设备,也能办理相关业务。同时,鼓励村(社区)委会工作者、志愿者、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家属等,帮助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信息平台等新技术,克服不会用、不敢用、不能用智能技术的困难。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再周全一些、细致一点,尽量让老年人在时代的发展中不被边缘化。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