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也能享受网络之便
作者:   来源: 搜狐  2021-04-12


  乘车无健康码被拒、不会手机约车遭遇打车难、不懂预约挂号导致白跑医院……凡此种种,都使老年人面对数字社会有些无所适从。近年来,随着飞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让人们享受方便快捷生活的同时,也有不少老年人被拒在了网络快车之后。据报道,日前工信部发布了《互联网网站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和《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明确适老版界面、单独的适老版APP中严禁出现广告弹窗。两部通用设计规范,项项有针对,招招解痛点,为老年人群体实现平等便捷获取信息化便利按下“加速键”。笔者以为,随着我国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老年人将成为数字时代不容忽视的庞大网络用户群体。互联网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也能享受网络之便。架起老年人与智能化社会再度连接的桥梁,既是全面建设信息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老龄化、激活“银发经济”的应有之义。

  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确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严重老龄化。数据显示,2019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2.54亿,占总人口比例18.1%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76亿,占总人口的12.6%。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人,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已占全球网民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达70.4%,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然而,在中国60岁及以上的网民比例仅为11.2%,虽然近年来有较大增幅,但是就整体而言,我国老年人接触网络的比率仍旧较低。不少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在日常的出行、就医、消费等场景中遇到不便,不能充分地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

  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可这些便利的受益者中却少了老年人的身影:老年人在超市时面对微信支付宝打折手足无措、在街边打车却因不会使用网约车而备感煎熬……除了少数老年人不愿接受新鲜事物之外,大部分老年人还是对“互联网+”等新技术充满了好奇。但是,由于我们的许多网络应有开发者忽视了老年人群体,让许多老年人被便捷的网络拒之门外。针对这一情况,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就进一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作出部署。《实施方案》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工作协同和信息共享,形成统筹推进、分工负责、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加快建立解决老年人面临“数字鸿沟”问题的长效机制。

  互联网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也能享受网络之便。此次工信部发布的新规,通过对互联网及移动应用程序通用设计规范进行清晰界定,相当于给网站及APP运营商适老化改造描绘了一幅“施工图”,解决了什么是适老化、如何进行适老化改造的问题,让市场主体更加有的放矢。人人共享发展成果,是中国特色主义的本质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是处处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值得相信,互联网适老化改造,仅仅是方便老年人享受网络之便的第一步,在今后不远的将来,老年人将会享受到更多的互联网智能化便捷服务。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