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哈尔滨《关于全面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讨论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作者:   来源: 市民政局  2020-11-25


  为加快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市场开放力度,全面促进养老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按照《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黑政办规〔20208号)要求,经市政府同意,我们起草了《全面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讨论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如有修改建议,可在20201125日(星期三)前反馈市民政局。

  联系人:郑志宏

  联系电话:86772866

  哈尔滨市民政局

  20201118

 

关于全面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讨论稿)

  

  一、全面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一)优化养老服务投资项目审批报建手续。一是整合审批流程。将投资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工程项目审批流程整合为选址立项、规划报批、施工许可、项目验收四个阶段。二是明确任务分工。选址立项阶段工作由资源规划部门牵头负责,规划报批阶段工作由资源规划部门牵头负责,施工许可阶段工作由住建部门牵头负责,项目验收阶段工作在资源规划、住建、生态环境等部门验收后由住建部门办理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三是实行并联审批。每个审批阶段由牵头部门统一组织受理申请材料、统一组织其他审批部门开展并联审批,督促协调审批进度,确保在流程限定时间内完成审批并统一告知项目建设单位审批结果。四是实行养老服务建设工程项目区域评估。凡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必须建设养老服务建设工程项目的区域,不再进行非法定事项的评估审查。(市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

  (二)简化养老机构消防审验手续。依据建设部《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第51号)等相关规定,对依法申报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消防备案的养老机构,由住建部门主动提供消防技术咨询服务,依法尽快办理。依法经住建部门验收合格或备案的,即可投入使用、营业。消防救援机构依法对属于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养老机构进行消防监督抽查,公安机关依法对属于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养老机构进行消防监督抽查,对存在消防安全隐患或消防违法行为的,依法责令改正并予以罚款、责令停止使用、营业,记入诚信系统。(市住建局、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消防救援支队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

  (三)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兴建养老机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设立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均向市场监管部门申请注册登记。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在民政部门登记,同时可以依法在其登记管理机关管辖范围内设立多个不具备法人资格的服务网点。分支机构、服务网点建筑设施应符合成立养老机构建筑设施条件,并纳入统一管理,享受相应扶持政策。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和中医诊所审批实行备案制度,并优先予以审核审批。提供餐饮服务的养老机构,在依法取得营业执照等合法主体资格后,申请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鼓励境外投资者在哈尔滨市投资营利性养老机构,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后,享受与国内企业相同的产业优惠政策。支持境外投资者设立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依法办理相应登记后,享有与本市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同等的土地、税收、财政支持等政策待遇。境外资本在内地设立的养老机构接收政府兜底保障对象的,同等享受运营补贴等优惠政策。(市市场监管局、市投促局、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资源规划局、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

  (四)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纳入城乡社区配套用房建设范围。新建居住小区按照每百户不低于3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标准配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配套用房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明确民政部门在“四同步”中的职责,对已交付产权人的养老服务设施由民政部门履行监管职责,养老服务设施不得挪作他用,确保养老服务用途。养老服务设施应尽量安排在一楼,相对集中配建,并设置无障碍通道。未达到标准要求的老城区和已建居住小区,要按照每百户不低于2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标准由所在地政府通过购置、置换、租赁调剂以及通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辟建等方式解决。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无偿提供给社会组织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到2022年,全市配建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为100%。凡利用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以下的独栋建筑或建筑物内的部分楼层改造为养老服务设施的,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前提下,可不再要求出具近期动迁计划说明、临时改变建筑使用功能说明(不改变房产性质)、环评审批文件或备案回执。落实国家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支持养老服务骨干网建设、医养结合能力突出内含老年大学等养老机构建设及普惠旅居养老机构建设。(市住建局、市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民政局、市消防救援支队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

  (五)推进老年人宜居环境工程建设。鼓励通过政府补贴、产业引导和业主众筹等方式,加快推进老旧居住小区和老年人家庭的无障碍改造,重点推进居住区缘石坡道、轮椅坡道、公共出入口、走道、楼梯、电梯候梯厅及轿厢等设施和部位的无障碍改造,推进多层老旧住宅电梯加装。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对所有特困供养、建档立卡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给予最急需的适老化改造。加强社区为老服务设施与社区卫生、文化、体育等服务设施的功能衔接,开发为老服务功能。(市住建局、市民政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卫健委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

 

  二、全面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

  (一)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通过政策支持,建立健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骨干网,发展集中管理运营的社区嵌入式、分布式、小型化的养老服务设施,构建中心城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引导更多企业提供大多数老年人可负担的普惠养老服务。推广“养老服务顾问”模式,支持承接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或企业接受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孤寡、残疾等特殊老年人委托,依法代理入住养老机构、就医等事务。将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列入部门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扶持培养一批综合化、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社区养老服务企业进入合格供应商名录。推进养老机构开展延伸服务,将机构内助餐、助浴、康复护理等各种专业化服务延伸到周边社区有需求的老年人。支持建立社区老年人照护中心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驿站,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康复保健、心理疏导、假期替换、巡视探访等生活服务。到2022年底前,力争所有街道至少建有一个具备综合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有条件的乡镇也要积极建设。社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达到90%以上。(市民政局、市住建局、市发改委、市卫健委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

  (二)强化养老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持续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提升工作,推广实施《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贯彻落实《养老机构基本规范》、《老年人能力评估》等养老服务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养老护理员等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加快推进养老机构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展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活动,评定结果向社会公开,建立养老机构补贴与养老机构等级评定结果挂钩机制。重点扶持星级养老机构对社区居家老人进行延伸服务。开展以防火、食品安全为重点的养老机构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公办养老机构安全设施改造和设备配置,消防合格率达100%,全面推动民办养老机构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提升自我管理水平。将消防安全纳入养老护理员培养培训内容,强化养老机构人防管理和在院老年人心理疏导工作(省文件要求)。支持社会力量利用旧城区闲置物业或在新建住宅区内建设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推进机构养老与社区居家养老融合。支持养老服务行业协会组织发展,促进行业自律。支持建立服务高龄及失能失智老年人的专业护理型养老机构。到2022年,康复护理型床位比重不低于50%。(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财政局、市卫健委、市消防救援支队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

  (三)努力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完成农村敬老院法人登记工作,完善养老服务设施,推进农村敬老院服务质量提升,确保有集中供养需求的特困人员应养尽养。将一批地域优势明显、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农村敬老院发展成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对农村居家和社区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等服务,并将服务辐射到周边村屯和农村养老互助点。到2022年,每个县至少建有一所以农村特困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专业照护为主的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鼓励有条件特别是留守老人较多、照料需求较大的村屯,利用闲置的学校、村“两委”用房等资产,或在坚持自愿原则下“以宅基地换养老”,兴建老年公寓、托老所,实行集中居住式居家养老。采取政府支持、社会捐赠、老人自筹、村民互助等方式,建立农村互助幸福院、邻里互助养老点、托老所、老年活动站等老年人互助组织,对农村空巢(独居、留守)老年人开展定期上门探访服务。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老人关爱工作,建立完善农村留守老人巡访制度,将农村留守老人全部纳入全国信息管理系统,实行动态管理、分类施策、应帮尽帮。(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住建局、市消防救援支队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

  (四)推进公办养老机构管理体制改革。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保障作用,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重点为经济困难失能、失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以及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托养服务,剩余床位可向社会开放,研究制定收费指导标准,收益用于支持兜底保障对象的养老服务。建立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制度,重点为特困老人及“三低”失能(失智)老人、高龄老人提供无偿或低收费的供养、护理服务。支持公办养老机构实行公建民营,推进股份改制。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租赁、股权投资等方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改革。鼓励经营效益良好的公办养老机构实行企业化改制、混合所有制股权改革。(市民政局、市发改委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

 

  三、推进养老服务市场创新发展

  (一)加快发展智能化养老服务。依托“12349”市级助老公益服务热线,构建全市信息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整合各类为老服务资源,通过信息采集、服务商提供、服务质量评估等方式,推动线上线下资源有效衔接。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信息手环、定位手机、紧急呼叫器、红外线报警器等智能服务工具,推广使用“敬老一卡通”,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项目。鼓励各类企业开发生产与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养老服务成本、通过工作效率相关的健康监测产品、养老监护装置、家庭服务机器人、可穿戴老年服装服饰等适老产品,并大力推广使用,解决老年人防跌倒防走失、卧床翻身、无接触消毒、无人相伴等困难,增强老年人自理、自主生活能力。(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积极拓展旅游养老服务。发挥对俄合作中心城市、“中蒙俄经济走廊”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枢纽城市的开放区位优势,湿地、森林、温泉、边境等特色资源和“冰城夏都”的生态环境优势,以及中国北方民俗文化、金源文化、京旗文化、冰雪文化、欧陆文化等历史文化优势,依托太阳岛、中央大街、亚布力、北国水城等景观设施,规划建设一批集休闲度假、医疗服务、养老服务于一体的旅游健康服务产业聚集区。积极发展候鸟式养老、旅游养老、农家养老等新兴业态。(市文广旅游局、市民政局、市卫健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深入推进医养融合发展。支持具备有条件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闲置医疗资源转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卫生机构和居家养老的医疗服务经有关部门评估符合条件的,按照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推动基层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日间照料机构建立合作机制,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专业医疗护理、康复保健服务,特别要为社区高龄、重病、失能、部分失能以及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等行动不便或确有困难的老年人提供相关医疗服务,包括上门巡诊、家庭病床、社区护理、健康管理等。完善现行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制度,探索建立新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推动形成多元化的保险筹资模式。发挥中医药在健康养老中的独特优势,打造融合医疗、照护、康复、养老为一体的中医药医疗养老机构。推动养老机构、老年护理院、老年康复疗养机构等与中医医疗机构合作,开展中医药康养服务。(市卫健委、市民政局、市医疗保障局、市银保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

  (四)开发养老服务辅具用品。积极发展老年人服装服饰、日用辅助产品、生活护理产品、康复训练及健康促进辅具等老年用品生产销售,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和企业围绕老年人预防保健、慢性病治疗、康复护理、生活照料、应急救援、电子商务、文化娱乐、休闲旅游等服务需求,开发安全有效老年用品用具。引导商场、超市设立老年用品专区专柜,鼓励批发市场经营老年用品,开辟老年用品展示、体验场所。引导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产品进入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加大优秀智慧产品和服务的宣传推广力度。(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

  (五)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支持各级各类文化、教育、体育公共服务设施向老年人免费、优惠开放,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因地制宜开展老年人健身运动。支持利用闲置房产、教学设备举办老年教育,鼓励各级各类群众艺术馆、图书馆、文化馆、体育场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场馆要发挥自身设施优势开展老年教育活动。鼓励支持各类高等院校、教育机构通过多种形式举办或参与老年教育,积极参与“哈尔宾市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充分宣传、展示我市老年教育成果。紧跟“互联网+教育”科技发展的步伐,发挥“哈尔滨终身学习网”及微信公众平台作用,为老年人提供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推进老年教育资源、课程、师资建设。(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文广旅游局、市体育局、市老年大学、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

  (六)全力推进涉老相关产业发展。依托各级各类新区、开发区和园区,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打造国家级大健康服务基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特色的健康服务产业聚集地。依托冰城夏都和对俄合作中心城市的优势,发展与文化旅游相融合的中高端养老养生产业,积极推进并建成全省首家综合性的健康养老产业园。推进生态养老产业发展,拓展旅居养老、文化养老、健康养老、养生养老等新型消费领域。大力开发为老服务产品,培育养老服务品牌,打造一批养老服务龙头企业,支持养老服务与餐饮、体育、家政、金融、地产等行业相互融合,促进我市“银发经济”多元化发展。(市民政局、市投促局、市住建局、市文广旅游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体育局、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金融服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

 

  四、强化养老服务业政策要素支撑力度

  (一)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土地政策

  1.按照养老服务设施人均用地不少于0.2平方米的标准,编制并实施城区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各县(市)要参照城区的规划,编制实施本行政区域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并结合小城镇建设,将养老服务设施作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市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市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

  2.对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利用存量建设用地从事养老设施建设,涉及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租赁)或转让的,在原土地用途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可不改变土地用途,允许补缴土地出让金(租金),办理协议出让或租赁手续。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在已建成居住(小)区内增加非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建筑面积的,可不增收土地价款;若后续调整为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的,应补缴相应土地价款。对企事业单位、个人将城镇现有空闲厂房、学校、社区用房等进行改造、利用,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经规划批准临时改变建筑使用功能从事非营利性养老服务且连续经营1年以上的,5年内可不增收土地年租金或土地收益差价,土地使用性质也可暂不作变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依法使用本集体所有土地,为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兴办非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涉及使用农用地的,应依法办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涉及改变林地用途的,应依法办理林地审核审批手续。(市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市民政局、市林业和草原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

  3.经民政部门认定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其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可采取划拨方式供地。民间资本举办的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经民政部门认定同意变更为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的,其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经市、县(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可以办理协议出让(租赁)土地手续,补缴土地出让金(租金);法律法规规章和原《国有建设用地划拨决定书》明确应当收回划拨建设用地使用权的除外。民间资本举办的营利性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应以租赁、出让等有偿方式供应,原则上以租赁方式为主。土地出让(租赁)计划公布后,同一宗养老服务设施用地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应以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供地。新建养老服务设施用地依据规划单独办理供地手续的,其宗地面积原则上控制在3公顷以下;有集中配建医疗、保健、康复等医卫设施的,不得超过5公顷。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整体转让和转租,不得分割转让和转租,不得改变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出租服务合同约定服务期限一次最长不得超过5年,期限届满,原承租人有优先承租权。(市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市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

  (二)财政支持政策

  1.完善养老机构补贴政策。研究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养老机构运营补贴机制,由“补砖头”“补床头”向“补人头”转变。在市辖区内依法登记注册备案、符合条件的非盈利性养老机构给予40008000的一次性建设补贴,每收住一名老人每月给予50元运营补贴。市辖区养老机构补贴资金由市福彩公益金负担,县(市)养老机构补贴资金由其自行承担。对提供相同服务的营利性养老机构享受与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同等补贴政策。(市财政局、市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

  2.实行特殊困难老年人补贴。对经评估符合条件的城乡“三低”家庭中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给予50-150元不等的护理补贴。为“三低”家庭中的独居、空巢及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每人每月200元标准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三低”家庭中的老人入住民办养老机构给予100-200元不等标准的资金补助,养老机构收住“三低”家庭中的老人,应按照资助额度减免相应费用。继续推行高龄津贴和老年人意外伤害险补贴制度。对特殊困难老年人补贴,要适时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市财政局、市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

  (三)税费减免政策

  1.对各类养老机构的优惠政策。对养老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免征增值税。到20211231日前,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依法登记的养老院占用的土地,按规定免征耕地占用税。养老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电话、有线电视,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标准执行。养老机构的有线(数字)电视终端用户收视维护费按照居民用户标准的80%交纳。养老护理员可免费参加市有关部门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对养老机构,给予免收、卫生许可和卫生监测费,优惠或减免初次安装固定电话收取的一次性费用。到20251231日前,提供社区养老服务取得的收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对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其人事关系及档案由人才服务机构免费管理,并可根据本人意愿由市人社局或市人才中心出具落户介绍信落集体户口,有居住条件的落常住户口。对养老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按照国家和省规定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市税务局、市资源规划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水务局、市民政局、哈尔滨供电公司、哈尔滨中庆燃气公司、哈尔滨元申广电网络有限公司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

  2.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的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福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自用房产、土地,给予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对经财政、税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联合审核确认,符合非营利组织享受免税资格条件的养老机构,其符合条件的收入可作为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企业向经批准获得公益性税前扣除资格的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组织的捐赠,符合相关规定的,准予在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税法规定比例扣除。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免征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市税务局、市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

  3.对营利性养老机构的优惠政策。对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养老服务组织和机构符合现行政策规定条件的,按规定享受国家对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和家庭服务业的相应税费优惠政策。到20251231日前,为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自有或其通过承租、无偿使用等方式取得并用于社区养老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中小型居家养老服务企业缴纳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并符合相关条件的,可按有关规定报经主管税务机关核准,给予减免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照顾。对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按照50%的比例征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市税务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

  4.鼓励、支持社会团体及个人兴办老年人体育健身场所和老年大学(学校)。对兴办非营利性老年人体育健身场所和老年大学(学校)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减免相关费用。高校毕业生、转业退役军人、退役运动员、失业人员和农民工创办养老服务实体的,自首次登记之日起5年内免征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外资或合资的养老服务企业或机构,同时享有招商引资和养老服务优惠政策。(市税务局、市财政局、市体育局、市民政局、市老年大学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

 

  五、优化养老服务发展环境

  (一)健全养老工作机制。发挥市养老产业领导小组综合指导和统筹协调作用,部门协作配合,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议,及时解决障碍性难题,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推动养老服务持续发展。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要建立相应的养老服务发展议事协调组织机构。加强基层民政部门养老工作力量,合理确定区、县(市)和乡镇(街道)两级开展养老服务所需工作人员数量,设立专职机构,配备专职人员,提升基层养老经办服务能力。(各级人民政府负责)

  (二)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大力支持各类大、中专院校开办高等级的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加快中等职业学校养老服务类专业建设,积极发挥养老服务类‘双元培养’重点专业的示范作用,为促进我市养老服务类专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每年组织开展养老护理员、管理人员免费培训,力争到2022年底前全市所有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均得到培训。在全市选择3-5家有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床位100张以上)作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实训基地,为从事养老照护服务人员提供短期培训。积极探索学分互认管理模式,促进相关从业人员学历层次的提升。以“老年工作者节”为契机,表彰奖励养老从业人员,提升其荣誉感和幸福感。(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哈尔滨广播电视大学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完善服务价格机制。对于民办营利性养老机构,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由经营者自主确定;对于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服务收费标准由经营者合理确定;对于政府运营的养老机构床位费、护理费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对于公建民营方式运营的养老机构,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由运营方依据委托协议等合理确定。(市发改委、市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强行业信用建设。依托“金民工程”建立的全国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管理系统,将严重违法失信的养老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列入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在一定期限内向社会公布,实施信用约束、联合惩戒等措施。由行业主管部门将其归集的养老机构及从业人员信用记录纳入哈尔滨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通过信用中国(黑龙江哈尔滨)网站公示,其中涉及企业的相关记录同步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黑龙江),对严重违规的失信者依法采取惩戒措施。建立养老行业信用奖惩联动机制、养老机构从业人员黑名单制度和养老服务业退出机制。(市民政局、市营商环境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

  (五)强化行业协同监管。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对养老服务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其他有关部门依照职责分工对养老服务实施监管。要将违法违规、安全隐患治理不到位、推销保健品、欺老虐老、服务质量差、老人投诉多等问题作为养老机构监管重点。加强民政与市场监管、公安、消防、食品安全、卫生等行业信息联动、协同、共享,推动联合监管、联合执法、联合惩戒,建立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管格局。(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卫健委、市公安局、市消防救援支队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区、县(市)人民政府负责)

  本《意见》自发布之日起,原《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哈政发〔20152号)《哈尔滨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的实施细则》(哈民政发〔201552号)《哈尔滨市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哈民政发〔201680号)和《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哈政办规〔201839号)即行废止。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