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养老金体系建设需要兼顾公平与效率
作者: 杨燕绥  来源: 中国金融新闻网  2019-10-17


  人口老龄化并非社会老化。在人类完成农业革命解决温饱问题时,国民平均预期寿命达到40-50岁;发展工业革命进入改善阶段后的预期寿命达到了70-80岁;今天人类正在进入追求分配公平、保护环境的大健康经济时代,我们的预期寿命可以超过100岁。一个黑发50年和白发50年的银色人生,带领我们思考银色经济的新常态。按照国民不断增长的健康长寿的消费需求和约束条件去组织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实现供需平衡和代际和谐。养老金是涉众最多、跨度最长、财富量最大、经济社会乃至政治影响最深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政策之一。

  《公平与效率的综合平衡:中国现代养老金体系的制度选择和实现路径》一书的价值在于从公平和效率两个视角研究养老金问题,并给出实现综合平衡的路径。公平即指基于公平原则实现平等目标,效率即指相对低的投入和相对高的产出,社会政策领域坚持二者综合平衡。养老金属于社会政策,政治学可能对天讲公平优先、经济学可能对地讲效率优先,这都不适用于养老金的理论和实践。当然,在国家养老金体系中,政府养老金强调公平性多一些、企业养老金的公平和效率各自50%、个人养老金强调效率性多一些,最终一定是公平与效率综合平衡的结果,即国民养老金普适性和充足性(以工资替代率为评价标准)。

  老龄社会发展时间表决定养老金发展的公平与效率策略和窗口期。发达工业国家的实践证明,在进入老龄社会时期(1950年左右),养老金的公平于效率原则即“全覆盖、保基本”,让人人享有养老金;进入深度社会(1970年左右)即“调结构、建机制”,基于国家养老金三支柱的运行机制实现国民养老金的充足性;进入超级老龄社会(2010年以后)即“讲参与、论合作”,引入早减晚增的养老金领取机制,强调社会参与、终生自立和代际合作,日本执政党甚至提出永不退休的社会口号。因此,养老金公平与效率的内涵需要与时俱进。总结发达工业国家的经验可以发现一个特点,即倒计时的解决问题。以美国为例,在进入深度老龄社会之前(2015年)即完成了国家养老金三支柱体制、法制和运行机制,即法定老遗残持续收入保障计划、职业养老金计划和个人养老金储蓄计划,形成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养老金责任此消彼长的趋势,确保国民养老金的充足性。

  中国在2000年左右进入老龄社会,将在2025年之前进入深度老龄社会和2035年之前进入超级老龄社会。一方面,中国在1998年建立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即第一支柱;在2004年启动了企业年金制度,即第二支柱;在2018年启动了延税型个人商业保险制度,即第三支柱;应当说,中国很好的把握了改革的窗口期,并及时建立了国家养老金三支柱体系和运行机制。另一方面,从养老金政策执行结果上看,出现结构调整不到位,第一支柱过大和难以为继;第二支柱畸形和覆盖职工太少;第三支柱定位偏离和难以发展;至今仍有过亿劳动人口没有任何养老金计划,不同人群的养老金充足性参差不齐。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四:一是政府责任无边界、财政兜底助长了国民参与养老金改革的惰性;二是国企文化色彩浓厚,不适合民营和中小企业,特别不适合流动的灵活就业人员;三是,个人责任不明确,引导全社会将对养老金的期望过度置于企业和政府方面;四是政府和市场均创新不足,政策改革限于参数调整、市场发展惰于依赖传统产品打拼养老金市场,二者均在贻误时机。为此,我同意本书提出的“建设现代养老金制度的长远目标”,并致力于从理论指导和价值标准方面入手,研究养老金问题。

  中国距离进入超级老龄社会还有10-15年。我们要在这十几年里完善国家养老金体制(三支柱)、运行机制(合格计划与养老金市场)与社会合作文化(早减晚增与社会参与)。因此,本书不仅资料丰富、有全球视野,其提出的理论指导和价值标准值得学习。我赞成本书提出的制度选择和实现路径,略有补充。

  第一,公共养老金:以全国统筹为抓手,增加公平性。公共养老金也称政府养老金、法定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是国家养老金的第一支柱。全国统筹不含个人账户,亟待夯实费基、完善政府(将视同缴费负债转化为3%费率,一举扭转基本养老金负债运行得困局)、职工(原缴费得5%计入全国统筹,剩余3%转入企业年金账户,3亿多职工见到利息收入,避免陷入养老金新双轨制的困局)和用人单位(费率降至12%,走出国民企业文化困局)三方缴费机制,维持原有计发政策不变,夯实职工基础养老金。此外,还需要建立国家社会保险局和养老金信息系统。

  第二,私人养老金:以创新生产养老金红利,提高效率。私人养老金包括职业养老金(含企业养老金)、个人养老金,也称合格计划养老金、补充养老金,是国家养老金的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也有例外,在澳大利亚职业养老金属于职工养老金的第一支柱,在新加坡、智利等国家个人养老金属于职工养老金的第一支柱。提高效率依赖国家税式改革、受托人文化、金融创新与养老金市场、养老金信息与监管平台四大要素。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