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人口2.2亿,超3成靠银行存款养老,国民个人存款65.8万亿
作者:   来源: 凤凰金融  2019-06-26


  近日,艾媒咨询发布《2019全球与中国养老金融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报告》。《报告》中提出,2018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数量已经达到2.2亿,占总人口的16.1%,远远超过国际老龄化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0%),中国已经全面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迫在眉睫。

  对此,艾媒咨询表示,养老问题的核心其实是金融问题。因为,成熟的养老金融体系,不仅有助于增加国家的养老资产储备,还能提升居民未来购买养老服务的支付能力,因此,养老金融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关键。

  但是,中国养老金融体系的发展与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尚存在较大差距。与美国商业养老保险规模达9.9万亿美元,商业养老保险占比达35.2%;德国养老责任向私人部门转移,保险系金融机构成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市场的主力军相比,中国的养老基本还在依靠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众所周知,中国养老金体系有三大支柱,分别为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个人商业养老保险。根据数据,国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存量资产约为4.4万亿,在整个养老金体系中占比超70%;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的存量资产约为1.6万亿,占比近30%;而个人商业养老保险的占比则微乎其微。可见,养老金体系三支柱的占比非常不平衡。

  与此同时,占比最大的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问题。如,在老龄化持续加快的情况下,基本养老保险支出也随之加快,财政对于基本养老保险的补贴力度也在逐年增加,但在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发展不足的情况下,基本养老保险难以找到合适的替代品,政府负担持续加重。此外,基本养老保险还面临着收入放缓、部分地区基金耗尽等挑战。

  综上,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较低,而企业年金与职业年金的覆盖率较低,都无法满足大部分人的养老保障。反之,个人商业养老保险虽当前覆盖率较低,但其在快速识别和及时响应消费者个性需求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发展潜力巨大。

  但实际上,根据数据统计,现阶段中国公民养老投资偏好最大的,依然是银行存款或银行理财。中国养老金融市场的参与机构主要有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在安全稳健、保值增值、收益保证等国民养老投资最主要的需求之下,银行存款或银行理财成为国民养老投资的首选,占比达到30.2%

  根据央行数据,从2016年开始,我国个人存款常年超过60万亿;截至20181月底,我国个人存款更是达到65.8万亿,国民对于银行储蓄的意愿非常强烈。尤其是对于50后、60后等群体而言,操作简便、收益稳定,且几乎没有风险的银行储蓄,无疑是养老非常好的选择。

  但是,在互联网及移动支付的发展之下,中老年人获取金融服务的渠道更加多样化,能够接触到的金融产品也更加丰富多样,因此,也有不少人将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养老型股票或基金、房产等作为养老投资的新选择,其占比分别为20.5%13.2%10.0%。可见,科技的进步推动了养老金融的快速发展。

  如今,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能结合用户个人情况及长期投资目标进行个性化资产配置的智能投顾也快速发展,实现养老金投资的科学性、专业性发展,使得养老金融服务进一步完善、养老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