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养老院
作者: 李俊慧  来源: 和讯名家  2018-04-16
  我母亲是一个在某些方面颇有经济学直觉的人。很多年前(应该是30多年前了),她就已经“预见”到幼儿园与养老院将是未来大有“钱”途的两个行业。其时她是看了日本的励志的成功人士传记《阿信的故事》,那里的阿信是个女人,而且是40岁后才开始创业,我母亲就决心要模仿阿信,积极积蓄资金,打算到40岁后就创业。为此,她考虑起进入哪个行业的问题,得出的答案就是上述的幼儿园与养老院这两个行业。可惜,所谓“人算不如天算”,到她40岁后就生了一场大病,严重到要提前退休,连走出家门都很困难,更不要说创业了,这理想也就此化为乌有。
  虽然母亲的理想因身体这不可抗力而无法成真,但回看当年她的“预见”,可说十分准确。幼儿园就不用说了,由于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受到政府管制(没有名为“义务教育”、实为“价格管制”,也没有太多的进入管制)的干扰,从满足农民工子弟入读需求的廉价幼儿园、到满足中产要求的中档幼儿园、到满足大富之家要求的高档幼儿园(往往冠以“中英双语”之名)的各种档次的私立幼儿园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来。相比之下,养老院似乎没那么显而易见的兴盛。据我所知,养老院的兴建、开业受到很大的管制,形成几乎是不可逾越的进入门槛,是以为难。
  随着中国社会的老龄化快速推进,再加上多年实施计划生育造成“儿女养老”的传统养老方式远远无法承担那么多老人的养老,不仅是养老院,整个养老产业未来都一定大有“钱”景,只是如何绕过政府管制将是一个大问题。最好当然是政府认识到问题所在,迅速废除对养老院的进入管制。但连已经明显是错误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彻底废除都如此缓慢,更不要说养老院的进入管制这种不懂经济学的外行不容易看到的症结。
  关于“养老”,以前曾热炒过一段“以房养老”,即逆按揭,是指将房子的产权交给银行、保险公司之类的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每月付给业主一定的养老金,就如同跟银行做了按揭贷款的买房者每月付给银行一定的还款额一样,只是付款的方向恰好反过来(所以称为“逆按揭”)。到业主死亡之后,自然而然不再住在房子里,房子的产权彻底地归金融机构所有。
  “以房养老”的新闻热炒之时,我刚好在某个旅游城市做课题调查,采访当地的旅游局官员,当她提起要将当地的旅游业打造为以养老胜地为特色以区别于其它旅游城市之际,我想起热炒的“以房养老”说,便问她有没有考虑在当地的旅游景点引入这种养老地产的建设。她愣了一愣之后,表示这种产权不清的地产项目会有很多麻烦,像酒店型公寓那种半产权的(业主只拥有每年免费住宿若干晚以及参与房费分成的权利)都麻烦不断,所以她对于这种“以房养老”的新型养老地产心怀警惕,不会轻易尝试。当时我一听,就暗暗赞叹这旅游局官员有水平(当然可能只是有经验而已),比起那些热炒“逆按揭”的记者高明太多了,一下子就抓到了“产权”这个要害。按揭贷款虽然也是把房子的产权归给银行,但按揭还款的时间是确定的,这类业务的违约风险也不高(银行在发放贷款之前就已经做好信用风险的调查);可是逆按揭却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业主的寿命长度是不确定的,不知何时会结束。保险公司的人寿保险一律以80岁为上限,如果被保险人活到超过80岁,保险公司会把保险金额加上约定利息全数返还给投保人。可是逆按揭却难以做到设定一个类似80岁的上限,活过那个上限的人要被赶出居住着的房子会带来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
  此外,“以房养老”的新闻热炒时,我看到一位读者一针见血地道破:"以房养老’的做法自古以来就有,那就是人们多买房子用于出租,退体后仍有租金收入。”是的,这种“以房养老”比起将陌生的金融机构牵涉进来的“逆按揭”明显有低得多的交易费用,市场早就作出了最优选择。
  养老院养老则在政府进入管制的重压下,走上另一条巧妙的“曲线绕过管制”之路,那就是:社区医院变身养老院!我是外公病逝的时候才发现有这么一招。本地主要的公立医院是人民医院与中医院,大家基本都是去这两家医院看病。可是外公病危时,我去探望他,发现他进入的竟然是一家社区医院。听亲戚们私下聊天时,我明白了这家医院的生存之道就是转型为“名义的医院、实际的养老院”。外公患的是癌症,但为了让他安心,我们没告诉他真相。但如果是入住人民医院和中医院这两家正规医院,就必须入住肿瘤科,这岂不就“穿帮”了吗?后来打听到这家社区医院的规定非常宽松,病人想住哪个科就住哪个科,于是将他送进这家医院。而这家医院的规定之所以如此宽松,就是因为它其实主要已经不是治病,而是收留绝症临终的病人——外国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临终关怀”——所以怎么能让病人安心就怎么来。据亲戚们私下聊天提供的信息,我得知其实本地最早做这种“变相养老院”的“变身转型”的不是这家医院,而是本地的精神病院。众所周知,精神病院完全是公益性质,全靠财政拨款资助,所以一直处于饿不死、但也吃不饱的经营惨淡的状态。后来本地的精神病院来了一个新院长,雄心勃勃,大刀阔斧地搞改革,将精神病院划分成两个互相隔绝的区域,把精神病人移到其中一个区域,余下的另一个区域就开放接收普通病人。可是一般病人怎么会愿意去精神病院治病呢?于是它接收的就是像外公那样其实已经身患绝症、无药可救,但又一时死不去、需要时时有护士看护着的病人,进去本来就不是想着治病的。没想到这项新服务一推出,竟是大受欢迎,生意兴隆,一下子使得精神病院的员工的收入大为改善。但这“金点子”一旦被证明好使,那些在价格管制下生意冷清、门可罗雀的社区医院立即跟进模仿,也搞起类似的“临终关怀”服务。
  当时我听了亲戚们的这些私下聊天,对市场之聪明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社区医院“转型”做养老院有着可称之为“三0成本”的优势——第一,社区医院与养老院在“固定资产”上有着高度的重合:也是需要大量的床位,也是需要有一定护理能力的医生护士,社区医院“转型”为养老院,在边际上成本的增加几乎是0。第二,如果没有政府的价格管制,大医院的治病水平高会收高价,社区医院的治病水平不高就会收低价,病人不至于全被大医院抢去。而医生护士的治病水平即使不高,但也不至于只能够给老人、乃至绝症临终的病人做做护理,放弃收治一般病人的收入,是转做养老院的机会成本。可是现在有了政府的价格管制,导致病人一窝蜂地只管跑大医院去,不怎么到社区医院来,这“转型”为养老院的机会成本也几乎跌至0。第三,如果没有政府对养老院的进入管制,专门做养老院的机构有专业优势,本来做着医院的社区医院“半路出家”转做养老院,一般是竞争不过专业人士的。可是现在有了政府对养老院的进入管制,医院以收治老年病人的名义实际上做起了养老院的生意,不需要再向政府申请许可,进入门槛对它们而言也跌至0。
  当然,毕竟是“曲线绕过管制”的做法,这种社区医院“转型”而成的养老院,费用还是比较高的,舒适度却远不如同等费用下的中档养老院。然而,现在为什么养老院那么少的情况下,政府并没有紧迫性开放这个行业的进入管制,是否全国各地大量的社区医院已经“代理”了这个职能,满足了需求呢?请读者们也提供一下自己本地的信息。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