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再军:爱心护理院院长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军营中走出的东方神医———记四川省成都再军爱心护理院院长黄再军

  黄再军,一位自大山深处走进军营,以精湛医术把赤诚的爱奉献给人民的军医。他创办的黄再军医院以高尚的医德医风、精湛的医疗技术,接诊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被誉为“东方神医”。多年来,黄再军发明专利5项、开发新产品6项、发表学术论文180篇,科研成果荣获国内外金、银、铜及一、二、三等奖70多次。

  5月30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工作会议暨“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单位授牌仪式上,黄再军医院成为四川省首批仅有的两个全国“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单位之一,也是惟一成为全国“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单位的“个体企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会长李宝库亲切接见了黄再军院长并为医院题词。黄再军表示,医院成为全国“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单位后,感到自己更有责任和义务为广大老年人谋幸福,“替天下儿女尽孝心,给世上父母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

  黄再军曾先后荣获“第二届世界传统医学民族医学之星”、“全军三下乡先进个人”、“全军学雷锋标兵”、“首届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第三届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称号,并两次荣立二等功。现任中国西部阳光城黄风湿医院院长、龙泉阳光康托苑苑长、龙泉聚宝山老年公园园长、四川湖南商会副会长、龙泉助老协会会长等职。

  1982年,19岁的黄再军离开湖南农村,走进军营当了一名通讯兵。由于自幼爱好中医,曾自学医术,于是连队让他担任卫生员,从此他与医学、医药界结下了不解之缘。为了提高医疗技术,他从不懈怠,利用每个休息日抓住机会求学。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一位很有名气的老中医。此后他一有空就跟着老中医进山采药,随着对中医学了解的不断深入,黄再军深深感到中华医学的博大精深,于是他广泛涉猎中医药学知识、中草药药理、药性和配方,搜集民间中医“秘方”,最后以优异成绩考入第三军医大学。

  1987年底,黄再军所在部队奉命开赴云南老山前线。他带领3个卫生员组成前线卫生所,负责300名官兵的卫勤保健工作。老山前线属亚热带雨林气候,炎热潮湿,住在前线“猫耳洞”里的官兵们成天闷在又热又潮的地下,时间长了身上就会发痒,抓破的皮肤就会流出黄水。为了医治这一“恶疾”,黄再军上山采集了一些草药,自制成粉剂送到官兵手中,效果不错。这个配方之后报到上级卫生部门,经一家野战医院组织力量生产,在前线各部队得到推广应用,大大减轻了一线官兵的发病率。1989年12月,黄再军带着成都军区前线指挥部授予的“战地模范卫生工作者”和二等功臣荣誉回到重庆。

  回到地方后,他开发出可调式吸罐并获专利,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先后有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专利。1992年黄再军被昆明陆军学院破格录取。在校期间,他一边系统学习全部课程,一边为患者治病。由于黄再军业绩突出,当年被评为重庆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军地两用标兵”。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山伢子到一名铁骨铮铮的战士;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卫生员到一名功勋卓著的军医;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管理者到一名叱咤风云的经济人物,黄再军成了2005年中国经济舞台上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他用自己独特的创新力、影响力、贡献力、发展力、经营力,成就了“黄风湿”品牌;他凭借一颗丹心、一双妙手,在中国西部阳光城树起了一面旗帜。

  20多年来,经拜师学艺、博览群书、多方汲取民间中草药技艺“绝招”、博采众家之长,黄再军在治疗风湿、类风湿、肌无力、肌萎缩等疑难杂症上有了很大突破,并创出了属于自己的品牌。除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外,他还出版了《中国民间百病疗方》、《家庭妇女病推拿》、《黄风湿系列疗法》等6本著作。经过刻苦钻研、不断总结临床经验,黄再军将祖国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独创了“黄风湿”系列疗法(即中药内服、外用、魔罐刮毒、拔罐、火针、刺血、灸疗、手足熏蒸按摩、循经推拿等综合疗法),同时发明了可调式吸罐、保健坐垫、手足熏蒸按摩箱、多功能中医治疗箱、四肢医疗活动药敷袋等5项专利、6项产品(即骨质增生贴、跌打风湿贴、肌肉强力贴、止咳定喘贴、四肢医疗活动药敷袋、神农灸条),其事迹先后被载入《世界优秀医学专家人才名典》、《中国跨世纪名医大典》、《现代名医大典》等20余部文献中。

  一次,黄再军接诊了一位年仅20多岁的女性重症肌无力患者。重症肌无力作为现代中西医疑难杂症之一,即便是发达的现代基因技术对此症亦束手无策,80%的患者在发病一年内便可发展为全身性肌无力,丧失劳动力,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危及生命。对于这种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的肌无力症,中医和西医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但疗效都不尽如人意。黄再军不服气,下定决心要攻克它。经过不倦的钻研、探索和临床实践,他收治了近千余名重症肌无力患者,不断进行治疗手段的创新,总结出了一套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独到方案。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硬皮病等疑难杂症病人来到这里治疗后都能收到显著效果。近年来,医院接诊了来自全国各地及日本、美国和台湾省的大批类风湿、重症肌无力患者。2004年4月,德国医学专家代表团一行19人还慕名考察了医院,“黄风湿”的神奇疗效让他们赞叹不已。在黄再军的不懈努力下,“黄风湿”已成为一块金字招牌,熠熠生辉。

  “直到现在我都很怀疑”,黄再军经常这样对朋友说:“这些年,我的医术究竟有多高?为什么给病人治病会治一个好一个?为什么在关键时刻总会有人帮助我?除了我自身的努力外,也许是命运的安排。我这辈子就是干这一行的,当年选择对了……”黄再军以“认同命运”的方式认同自己的责任:“为人们解除痛苦奋斗终生,这就是我的‘命’。”由此我们理解了黄再军为什么在他的诊所墙壁上挂着:“人活着就是为了使他人活得更美好”的条幅,这不是自我标榜,而是一个走过“求生存”阶段的青年军医对人生的升华,是发自肺腑的至诚心声。一位祖籍四川南充的林姓台湾老者,上世纪40年代末去了海岛。年老退休搞果园,几十年风霜艰辛,老人患下腰椎间盘突出和下肢麻木病症,久治不愈,行走艰难。他有个侄子在成都工作,去信告知:成都有个“黄风湿”,擅长治此类病症,请伯父来此试试。老人半信半疑地飞来成都,由侄子搀着来到天仙桥畔的“黄风湿”诊所。一进门看见一个娃娃脸的小军人在坐诊看病,顿时大失所望。在小军人闭目凝神为前面病人诊脉之际,老人挥手让侄子扶出诊所,到街上打听一圈,听到大家都说“黄风湿”神奇之后又转了回来。待黄再军为其诊完脉不慌不忙一一道出他的病症之后,老人彻底叹服了。13天一个疗程下来,病情大见好转,两个疗程之后,老人基本康复。临飞回台湾那天,老人迈着稳健的步子走进诊所,要求再给他做一次巩固治疗。

  江苏扬州市48岁的工人周洪发,患重症肌无力多年,双手萎缩,行走困难。其母和姐姐都是医学教授,曾领他到上海、南京等地大医院求医,效果甚微,天长日久病情越来越重。其姐某日偶从《健康报》患者“寻医问药”栏目看到成都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黄再军可治此种病,便带其辗转来到成都,治疗两个半月后,周洪发身体完全康复。常言道,延误普通病症的医生是庸医,能治一般病症的医生是平医,而能治好大多数医生不能治的病症则可称为“神医”了。黄再军运用“黄风湿”系列疗法,治好了许多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等疑难“怪病”患者,患者纷纷送来“华佗再现”、“神医妙手”等匾额锦旗。黄再军越来越认识到病人对于医生的重要。诚然,对于病人来说,医生是天使,是救星,他们怀着满腔希望来求医,盼望能解除病痛,提高自己生活的质量。而对于医生来说,病人就是医生的衣食父母,是他们赐于医生生存的基础和条件,没有病人,医生就不能生存,更谈不上事业的发展。一个少有病人找的医生,是空有其名的医生,他的生活是暗淡无光的,众多的病人才能造就医生事业乃至整个生命的辉煌。从这个角度说,医生的命运和病人的命运连接在一起。认识到这一点,黄再军对病人更加热情。他对来诊所的每一个患者,无论他们是将军政要、海外华人、异国来宾,还是城镇平民、深山农民,都笑脸相迎,热情让座,一丝不苟地给他们诊断治疗,耐心细致解答他们的疑问,就连他们乘车住宿、吃饭穿衣都关怀备至。对那些远道而来的山沟村民,治病花光了钱难以返乡的,他还给他们车票钱,甚至给他们买路上吃的水果点心……病人们从这个操湖南口音的娃娃脸医生身上看到了雷锋的影子,感受到了至亲互爱的人间真情。

  像许多医院一样,黄风湿重症肌无力医院也常遇到病人欠费的问题。到黄再军这里治病的患者,有一半是自费。农村患者和城镇无公职的病人,大多是患病多年求医多年。俗话说,家有成千上万,顶不住一个药罐。被顽症折腾得家财耗尽,也就顾不得礼义廉耻、道德良心了,一些患者在重症肌无力医院被抢救过来或病情好转了,便不辞而别,欠下住院治疗费。即使是一些有公职的人,由于单位经济效益差或为其支出医疗费用太多,实在无以为继,病人也只好“赖账”了。来自吉林的一位50多岁的一国家干部,从别的大医院转到黄风湿重症肌无力医院时,人快不行了,黄再军将其抢救过来,治疗一段时间后可以走路了。重阳节那天,他写了一封信放在病床枕头下,说明对黄医生的万分感激,同时说实在无力支付医疗费,只好不辞而别请求原谅。信写得真挚感人,但医院要维持发展,也需要钱啊!黄再军只好派人去东北讨债。过了一段时间讨债的人回来说,去时看到那位患者正在家中吃盐水泡白饭,一点菜都没有,家里四壁空空,只得空手而归。黄再军听了只好感叹作罢。

  叹息之余,在人民军队这所大学校里熏陶了10多年的黄再军深深懂得,缺乏爱心的人不配穿这身绿军装,不配当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甚至不配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因此他尽自己的力量为人们解除痛苦,带来幸福和欢乐。他懂得对那些不幸者,除了全社会民众都应多一份爱心,多一份救助之情外,最主要的还是要靠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健全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每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都紧密相连。所以要推动社会发展,让每个人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还要靠每个人脚踏实地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社会作贡献。

  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多次报名参加扶贫医疗队。仅1997年,他就先后3次参加国家人事部、团中央、省青联组织的医疗队,到四川阿坝州、四川增坪县、广西桂林少数民族地区搞扶贫医疗。在缺医少药的偏远山区,他每到一地都从早到晚手脚不停地为群众看病治疗,一天下来累得浑身都像散了架。但他始终不发一言,埋头工作。山民的贫困和病痛使他叹息、忧虑,为人们解除或减轻痛苦,他感到愉快,于是更加卖力地干。

  1994年对于黄再军来说是个丰收之年。他的《手足熏蒸按摩器疗法》论文被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医诊疗特技精典》一书转载,并被专家评委会评为优秀论文一等奖;他的事迹分别载入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出版的《医林之星》和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巴蜀青年十杰》两本书中;他被评为“成都军区学雷锋标兵”、“全军学雷锋标兵”,在出席全军学雷锋先进典型的表彰大会上,受到总政首长接见;此外,他还被评为“中国科技之星”、“自学成才标兵”、“拥政爱民模范”,并荣立二等功。他的《可调式吸罐疗法》论文获中国第二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暨“超人杯”世界传统医学优秀成果大奖赛优秀奖。第二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中国赛区组委会邀请他参加大会并为他颁奖,5月他还到美国拉斯维加斯参加了大会。参加第二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的中国代表团,由全国人大常委、中科院院士、著名医学泰斗董建华教授的研究生麻仲学博士任团长,麻教授是《世界传统医学大系》编委会主编。代表团成员共101人(其中军医5人),携带100多项研究成果。

  中国代表团推选了12名知名度较高和发明成果优秀的人与旧金山医学界知名人士见面,黄再军名列其中。见面会上,他向对可调式吸罐感兴趣的同仁作了介绍,便当场有人提出要购买他的吸罐,黄再军愉快地答应了———能够使祖国医学的研究成果在世界各地相传,也算是对祖国的一份贡献吧!黄再军被推荐到大会上发言。到达拉斯维加斯的第二天下午,他再次走上讲台,手拿可调式吸罐一边示范一边讲解,作了5分钟的精彩演讲。讲完后,他高声宣布:“现在,我将可调式吸罐赠送给大会作为永久性纪念!”在热烈的掌声中,主持会议的大会主席站起身来,从黄再军手中接过吸罐,高高举起,主席台上的7名专家和全场与会者长时间鼓掌。随后翻译高声宣布:“大会评委决定,中国代表团的黄再军先生的可调式吸罐获第二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金杯奖!”热烈的掌声中,黄再军从主席先生手中接过获奖证书和金光闪闪的奖杯。一时间,录像机、照像机灯光闪烁,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永远定格,全场掌声达到高潮。一些外国同行还给黄再军的可调式吸罐送了个“东方魔罐”的雅号。

  “商以智为本,智以人为枢,故欲战略领先者,必以智为之,而实以人恒为之。”作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作为一名社会责任感很强的企业家,黄再军深谙此理。42岁的黄再军,头上已有无数光环,面对荣誉,面对成功,正处于人生和事业“黄金时代”的他并没有自满,他思考得最多的是如何乘势而上将事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但如何才能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在不断发展探索中,他看中了老年事业这条道路,并义无反顾地走了下去。2003年,成都市、龙泉驿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龙泉阳光康托苑,黄再军任苑长,康托苑开始了社会养老服务。2005年3月,黄再军个人出资500万元建成省内首家老年公园(龙泉聚宝山老年公园),并免费对外开放,吸引了省内外2万余位老人前来观光游玩,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他没有忘记那些需要帮助的老人们,2005年11月,“中国再军爱心护理院”正式得到国家批准,并在川全面启动爱心护理工程。秉承“为政府分忧,为百姓解难”的宗旨,黄再军开始了新一轮的创业!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