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社区养老首先要破除“邻避效应”
作者:   来源: 大河网  2019-08-30


  26日,郑州一小区多位居民向记者反映,这几天,该小区1号楼2层突然出现一个养老服务中心,并对外公开招收自理、半自理和全失能老人。有业主表示,“小区里开个养老中心,为啥不提前贴个公示告知大家?小区是全体业主的,为啥马上要开业了,也没人通知我们?”

  老龄化社会已经到来,在专业养老机构尚未普及,居家养老仍为主要养老方式的当下,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显得格外重要。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在打造居家养老体系的过程中,社区配套的支撑不可或缺,这也正是新建社区纷纷预留养老服务场所的关键所在。

  现实情况是,虽然不少地区都对社区配备养老场所作出了硬性要求,但在具体实施中,这项养老新政却往往遭受社区住户的抵触。对于家有老人者而言,社区配建养老场所无疑能大大减轻后顾之忧,不过,对于那些家里没有老人的人来说,他们更在意的是,养老场所占据了一定的公共空间。其实,多数人都对社区配建养老场所持肯定态度,问题是,很多人不反对建配套养老场所,但反对建在自己的身边。

  除了社区养老场所之外,城市公共生活的很多地方都存在类似的“邻避效应”。垃圾中转站、变电站、公共厕所……每个城市都有一些这样的建筑或设施,它们对于城市以及市民意义重大,但却没有人愿与之为邻。既需要又不想与之为邻,唯一的办法就是把它们“赶”到别处。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如果人人都不愿与之为邻,这些公共设施如何能在城市中找到容身之所?以此而论,对于那些公共设施,每个人都应该多一些公共精神,毕竟,所有人都是其中受益者——即使眼下家中没有老人,但每个人最终都将老去,家门口养老何乐而不为呢?

  值得一提的是,郑州这个小区的居民表示反对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如果项目规划之初就广泛征求了业主意见,何至于闹到如今这般田地?所谓“邻避效应”,不仅仅是一种自私的利己主义,在很多时候也是因为项目决策或实施存在程序瑕疵,以至于使人避而远之。随着公众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必然对公共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出更高要求,只有为公众提供充分表达诉求的渠道,才能最大限度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就社区配建养老机构而言,政府不仅应出台各类技术规定,更应在审批阶段打好提前量,敞开大门让群众深度参与,尊重民意、平等沟通、信息公开,并出台相关利益补偿机制,以此来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建立在政府部门、经营机构、社区居民三方无障碍沟通的基础上,当能走出一条破解老龄化社会难题的新路子。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