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访谈
广发基金陆靖昶:养老投资为何需要提前准备?
作者:   来源: 金融界  2019-09-04


  93日,今日头条基金频道《对话老司基》栏目专访广发基金资产配置部基金经理陆靖昶,详解养老FOF投资之道。

  嘉宾简介:陆靖昶,经济学、金融学双硕士;曾任浙商证券研究所金融工程研究员、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投资经理、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资产配置部研究员,现任资产配置部基金经理。

 

  问:欢迎广发基金资产配置部基金经理陆靖昶做客今日头条基金频道《对话老司基》栏目,关于养老这个话题,近几年已经有很多讨论,从延迟退休的论调,再到日韩老龄人口的生活现状,所有这些都指向“人还在,钱没了”的养老问题。为什么现在大家都如此关注养老话题?

  陆靖昶:人类已经进入长寿时代。加利福尼亚大学等研究机构发现,从1840年开始,每10年人类就可以多活2-3岁,且这个趋势还在加速,从2001年到2015年,15年间人类寿命增加超过5岁。发达国家如此,发展中国家也不例外,在中国,这个趋势表现得尤为突出。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权威报告,截至2016年,中国人均寿命已突破了76岁,而建国初期不足40岁。照此计算,我们这代人活到100岁将是大概率事件。

  在长寿年代,如何才能安享晚年,是每个人年老之后都会面临的难题。高房价、子女教育、赡养父母等各种经济支出,给年轻一代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尤其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倒金字塔式的养老困境将进一步突显。如何通过合理、科学的财务规划,让自己将来退休后拥有一个高品质的退休生活,不仅关系到自己的晚年,也将与子孙后代的幸福生活息息相关。当前,养老目标基金是国内养老投资规划的最佳实践形式之一。

 

  问:养老目标基金是一类什么样的产品,如何满足我们的养老需求?

  陆靖昶:养老目标基金定位于满足养老需求,主要通过资产配置的方式为持有人追求长期稳健回报,即基金会配置股票、债券、大宗商品等不同资产,起到分散风险、降低波动的作用。从历史数据来看,大类资产中长期回报最高的是权益资产,但是单一资产的波动较大,通过大类资产配置可以有效分散风险,降低波动,进而实现长期保值增值的目的。

  我们可以以一个极端的案例来看FOF分散风险的作用。200710月,两位客户各有100万,A买了50万的股票基金和50万的债券基金。一年之后,股票基金亏了50%,债券赚了5%,初始的100万变成了77.5万。B当时将100万都买了股票基金,100万就剩下50万。

  又过了一年,股票基金赚了60%,债券基金赚了4%。A77.5万变成了94.6万。B当年将剩下的50万买了股票基金,在这一年变成80万。第三年,股票基金赚10%,债券基金赚6%,A的资产现在变成了101.8万,只买股票基金的B持有的基金资产现在是88万。这是一个极端的案例,假设投资者的入市时点恰好是牛市的顶点。在此背景下,如果客户能在投资中进行均衡资产配置,三年时间能实现回本。这个案例说明,我们在投资中要分散配置,控制组合的波动。

 

  问:很多客户觉得养老产品一定要安全保障,因而喜欢选择货币基金、银行理财、银行定期存款等低风险产品来打理养老金。这个策略是否能真正满足我们的养老需求?

  陆靖昶:确实有一批客户偏爱选择低风险、短期收益稳定的产品来规划养老金。但我认为,客户在做选择时,需要区分长期确定收益和短期确定收益的概念。短期确定收益就是货币基金、银行理财等类保本产品,短期提供的收益确定性很高。而长期确定收益是指长期能提供较高的回报,但短期可能会有波动,还会有亏损,例如股票基金等。

  我们以一组数据来分析,截至20198月,近10年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累计上涨123.2%,同期货币型基金指数累计上涨33.1%。近10年股票型基金波动率远大于货币型基金,同时收益率也远高于货币型基金,这就是长期的确定收益。从长期来看,权益资产隐含的长期确定性收益肯定比固定收益类资产高。而养老资金作为以长期增值为目标的长钱,应该淡化短期波动,追求长期确定的收益。对客户而言,最重要的是结合自己的风险收益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产品。

 

  问:对个人投资者而言,养老目标基金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陆靖昶:养老规划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也是一个要求很高的专业话题。对个人投资者来说,养老规划跨度时间长,又不太具体,不知道如何入手,很自然就被搁置了。但其实,时间和投资者行为在养老规划中是极其重要的因素,越早开始准备越好,30岁以上的中青年就可以开始规划养老。另外,好的养老产品对产品设计、管理人要求很高,其设计原则是简化投资者的决策过程,以简单直观的方式呈现在投资者面前。养老目标基金就是这样一款产品,它可以一站式解决投资者的养老痛点,帮助投资者克服行为上的弱点,同时也把他们从长期艰巨的养老工程中解脱出来。

 

  问:个人投资者该如何选择养老目标基金?

  陆靖昶:投资者可以从两个维度来选择养老产品,一方面,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退休年龄、风险偏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产品;另一方面,选择一支优秀的团队,通过考察基金管理公司的综合实力,选择在资产配置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团队来管理产品。养老投资是长期的工程,任何长期的工程都需要坚持和有原则地执行。建议投资者坚持定投,不要高频跟踪产品、高换手。在海外,养老产品的投资要诀是“投了养老产品,就忘了它”。我相信,与时间为伴,只要坚持长期投资,养老目标基金能有效满足居民养老资金长期保值增值的需求。

 

  问:作为普通的工薪阶层,我们从什么时候需要开始为养老做准备?

  陆靖昶:富达国际联合蚂蚁财富发布的《2018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显示,57岁是年轻一代理想的退休年龄,他们认为至少需要163万元才能过上舒适的退休生活。然而,仅有44%的年轻人已经开始为退休而存钱,还没有开始养老储备的人计划开始这项“工程”的平均年龄则是40岁,这距离他们理想的退休年龄仅有17年。

  “养老投资之王”富达基金曾提出一条著名的养老投资法则。富达基金认为,如果想要退休后的生活与退休之前保持相当,生活水平不下降,那么在30岁时为养老所做的储蓄金额就要达到薪水的1倍,40岁时养老储蓄总金额达到薪水的3倍,50岁时达到6倍,60岁达到8倍,而到67岁退休时,所持有的养老储蓄额要达到薪水的10倍才行。因此,富达养老投资法则说明,养老规划需要趁早开始。

 

  问:作为追求长期业绩的养老产品,如何在长期收益与短期波动中做取舍?

  陆靖昶:养老产品是为了实现长期的养老目标而设计的,虽然产品设计是从长期的角度来设计的,但是并不代表不注重短期波动的管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通过组合管理,对短期波动达到一个平滑的效果。如果短期波动过大,投资者的盈利体验不太好,或者说这种管理理念不能接受,这样就会在产品锁定期结束后退出,不利于养老产品长期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希望在产品设计、组合管理上把长期和短期能够结合起来,既能实现长期目标,又能够减少短期波动,将产品净值做得做更稳健,使得投资人体验更好,更具有粘性,实现长期的养老目标。

 

  问:风险偏好比较低的客户喜欢买银行定期存款来准备养老金,养老FOF与此相比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陆靖昶:曾有银行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一个只买理财产品的客户,一般一年下来的年化收益率在3-3.5%左右,勉强跑得过统计局公布的通胀,不过,该通胀统计并不包括房价的上涨。而通过资产配置实现的收益率,按每个人风险承受能力不同,一般可以达到6%—12%左右。

  我们同样以一组模拟数据来分析,AB两位客户,初始投资金额都是100万,复合年化收益率分别为4%和8%。5年过后,AB的累计回报相差25万元;10年之后,AB的累计回报相差68万元。可见,我们不能忽视复利的力量,看似一年相差4个百分点的收益,在时间的复利价值作用下,会产生巨大的差距。

  对客户来说,定期存款需要锁定一定的年限,养老产品的锁定期通常为一年、三年、五年。对客户来说,如果养老产品的三年累计回报做到超过银行理财产品,也就能给客户带来不错的体验。据Wind统计,截至731日,基金行业成立了21只三年封闭运作的养老FOF,这些基金全部实现正收益。其中,5只是目标风险策略产品,成立以来的平均收益率为5.2%。

 

  问:我们知道FOF是以基金为标的,筛选出一篮子基金产品,那么FOF基金经理是如何挑选主动型基金的?是否可以归纳为几点经验给投资者?

  陆靖昶:首先要确定基金的风格。这就需要我们对基金管理人进行分类,对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进行定位,对他的投资能力、配置范围、投资风格进行界定;其次就是研究基金经理的超额收益来源,我们只有把这两层事情都做好,才能知道什么时候配置合适的基金

  对于FOF基金经理来说,基金是我们进行资产配置的工具,第一步是对基金进行准确定位。主动基金的工具在于不仅可以配到Beta,还能拿到Alpha,我们首选的是风格稳定的基金,然后挖掘其中具有稳定Alpha能力的基金,并在合适的时候进行配置。国内权益市场整体波动大,市场风格也会出现短期波动,因此,基金的Alpha也会出现较大的起伏,某只基金长期Alpha很高,但配置时点不对,可能刚好遇到Alpha回撤,也会觉得效果一般。相对而言,一个Alpha持续稳定的基金则更加具有价值,当然也更加稀缺。

  对于投资者而言,Beta稳定的,Alpha也相对稳定的这类基金就是较好的长期配置选择。其次是Beta稳定,Alpha不太稳定,可以选择Alpha较低的时候买入;最后的是Beta不稳定,Alpha也不稳定,那就可以选择指数基金代替。所以,认清主动基金的核心beta是首要一步,然后可以拉长时间,验证其alpha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这样就更容易找到长期配置品种。

 

  问:混合型基金也会结合市场进行主动管理,养老FOF的主动管理行为与他们有什么区别?

  陆靖昶:有两个区别。一是养老FOF的主动管理不是个股主动管理,而是在大类资产中主动管理,我们思考的问题是现在什么资产的性价比更优,我是超配债券还是超配权益,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股债的配置比例来实现波动率的控制,FOF的策略主要在资产层面。混合型基金的灵活策略体现在行业、个股方面的变化,主要以A股为主,对于波动率的管理也相对较少关注。

  二是养老FOF的主动管理体现在资产结构的优化,例如,假设养老FOF需要将基金资产的50%配置在权益资产,我们需要考虑50%权益资产中到底配多少A股、港股、美股,持仓的标的如何实现这些资产的Beta,同时还要兼顾Alpha品种的优选。固定收益资产的配置也一样,我们要考虑的是配海外债还是国内债,是利率债还是信用债,但混合型基金的主动管理通常无法做到这个层面的调整。

 

  问:养老FOF会不定期调整股票和债券资产的配比,调整的机制是什么?

  陆靖昶:养老FOF会在两种情况下调整股票、债券等资产的配置比例:一是每年一次的再平衡机制,二是市场出现极端情况。例如,去年是债券牛市,债券收益率大幅下行,债券资产的组合权重上升,股票的权重下降。到2018年底,我们对组合进行再平衡,就需要增加权益的权重,降低债券资产的配置比例。

  养老FOF对产品的波动风险有明确的要求,控制风险的主要权重落在权益资产。因此,当大类资产配置的核心风险和相对性价比发生变化,尤其是突然有极端风险发生时,我们会对组合的权益资产比例进行及时调整。一般而言,市场平稳运行,我们不会对仓位进行大的调整,调仓动作主要体现在调整内部结构,如调整A股、港股、美股之间配置比例,调整价值、成长、平衡等不同风格基金的配置比例,从而实现对养老FOF的波动率管理。

 

  问:首批养老FOF成立运作已有8个月时间,能否总结一下你的管理心得?

  陆靖昶:一是通过资产配置获取超额收益,并通过低相关性的资产降低波动。我们组合中配置的基金既有权益、固定收益、黄金等商品资产,虽然4月以来A股波动较大,但我们的组合通过结构的调整和品种的选择,每月依然有超额收益,波动也远小于市场。

  二是在管理养老FOF时,更加重视风险和组合回撤的管理,最近1年多,由于海外与国内的联动加强,叠加进出口问题的影响,全球权益资产的相关性提升,尤其在回撤时,权益资产内部的分散配置的作用相对以前变弱,需要更多的从不同的大类资产层面分散风险。一方面要控制权益的下行波动,另一方面要通过加入低相关的抗风险资产来平滑回撤。

 

  问:今年以来,全球主要经济体纷纷降息,在全球处于低利率的市场环境,如何进行资产配置?

  陆靖昶:当前我们面临的宏观环境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全球主要央行开启宽松模式,市场重新回到低利率时代。欧洲、日本等国家已是负利率,多数经济体国债收益率均已创2016年以来新低或接近2016年低位,中国债市的收益率回落幅度落后于全球,性价比凸显。

  国内一季度后,A股市场处于震荡调整状态,比较难获取绝对收益。站在当前时点看,我们对权益资产的长期表现并不悲观。这是因为,目前无风险收益率继续下行的空间相对有限,资金不一定还会继续涌向固定收益资产,反而会在收益率逐渐下行的过程中流出。当无风险收益停留在低收益率的状态一段时间之后,资金会逐步回到权益资产,从增量上来说权益资产会受益。展望下半年,债券的收益率逐步降低,配置的性价比逐渐下降,对于收益要求较高,有一定风险容忍度的投资者而言,权益资产的投资价值更高。我们会更加注重在权益上获取回报。

 

  问:上半年A股已有不小的估值修复行情,债市去年也有一年牛市行情,展望下半年,国内股债资产中,哪些细分资产具有较好的机会?

  陆靖昶: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在市场利率向下的环境,债券的收益率逐步降低,配置的性价比下降。因此,在国内的股债资产配置中,下半年,我们的债券组合会从利率品种向信用品种转,从信用品种向转债品种转,债券类属资产的配置向偏股性的品种转。权益资产的配置也会更重视弹性,配置风格从价值转向均衡,从均衡向成长风格切换。

  从全球市场的资产来看,A股和港股的性价比较高,美股估值偏贵。因此,下半年会重点配置国内的权益资产,包括A股和港股。在风格方面,侧重科技创新、医药服务行业的成长风格。从大类资产轮动的角度来说,风格通常三年之内都会出现一次切换,快则一两年,慢则两三年。对于A股来说,科技创新、医药、电子、计算机等代表成长风格的资产过去已经沉寂了三年,这部分资产的成长性和估值修复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

  从政策层面看,中国正在走向科技自主化道路,以华为为代表的国内科技公司产业链向国内转移,将会带动电子、计算机等科技自主可控领域的业绩走出向上周期。从配置的性价比来看,消费、白酒等核心资产已经持续几年跑赢市场,目前估值处于历史中枢偏高水平,未来继续大幅跑赢的概率会降低。与此相比,中小盘成长股的性价比较高。因此,从风格角度看,我们会越来越重视医药、制造业、TMT等成长细分资产领域,更加积极地挖掘这些领域的超额收益。

 

  问:近期有很多关于税收递延优惠政策的讨论,你如何看待税收递延优惠对养老基金的影响?

  陆靖昶:税收优惠或将成行业发展重要因素。海外发展经验显示,大部分国家均通过税收优惠激励等政策来鼓励建立补充养老金。

  如果我们未来能够推出税收递延优惠政策,可以用一组数据来分析推出后带来的影响:假设一位上海市职工每月应纳税的所得为2万元,按照6%和1000元孰低的办法确定,其免税收入为每月1000元,则对应20年的合计免税收入为1000×12×20=24万元。若不进行养老投资,则这24万元需要缴纳25%的个税,即6万元,最终将获得18万元。

  如果这笔钱投资于个税递延型养老产品之后,假设这24万元在20年间通过长期投资累计盈利150%(复利计算,年化收益率约为9%),那么其最终收入将达60万元。最后领取时,60万元中25%的部分,即15万元将予以免税,剩余的45万元则需缴纳10%个税,即应缴税额为4.5万元,最终将获得55.5万元。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