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金融 > 银行
个人税延养老金对资产管理行业的影响及其应对——养老金第三支柱的重要意义
作者:   来源: 养老金融50人论坛  2019-09-11


  2018412日,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标志着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开始落地生根,为国民养老提供了新途径。根据本文预测,第三支柱全面落地后,按照50%的参与计算,大约每年有近2000亿元的规模增量。同时,养老金第三支柱将为完善养老金体系发挥重要作用,为资本市场带来长期稳定资金,并可能重塑国民养老理财行为。于资管行业而言,养老金第三支柱将会对保险、基金和银行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因此,为迎接此机遇与挑战,资管行业要培育真正的长期投资能力,结合行业自身特点进行产品布局,重视养老金业务品牌建设、投资者教育和投顾培育。本课题包含六部分内容:个人养老金概述;养老金第三支柱的重要意义;第三支柱对保险业的影响;第三支柱对基金业的影响;第三支柱对银行业的影响;资管行业迎接第三支柱的建议与思考。

  

  (一)为完善养老金体系发挥重要作用

  三支柱模式是各国养老金改革的普遍做法和通行模式,缘于三支柱模式能够实现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养老责任共担,在实现保障国民养老生活的同时,实现养老金体系可持续发展。如表3所示,首先从总量来看,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养老金资产规模都达到本国GDP150%左右,而我国仅为8%,差距极大。再看结构,上述三个国家都以第二和第三支柱养老金为主,我国则是典型的第二支柱滞后,第三支柱缺失:我国第一支柱已成为国民养老主要来源,覆盖3亿多人;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建立至今已有十余年,仅覆盖2300万职工;职业年金制度2014年出台,覆盖3700万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第三支柱尚未正式建立,目前仅仅在个别地区进行保险业试点。因此,建立第三支柱个人税延养老金,是我国养老金三支柱体系的关键拼图,意义重大。

  更进一步来讲,第三支柱对于我国而言,比第二支柱更具现实意义。首先,由于我国长期劳动力供大于求,大部分民营企业建立企业年金计划动力十分不足,即便职工个人希望通过第二支柱积累养老资产也无法参与。但是第三支柱无需企业发起,政府税收优惠直接面向个人,能够充分调动个人养老需求,潜在覆盖面广。其次,目前政策下,如果职工离开原有单位,其企业年金由原单位管理,而第三支柱账户与个人终生绑定,可以将其作为承接账户,将第二支柱资金在其离职或者退休时转入,这样可以实现二三支柱统一管理,这也是其他国家的普遍做法。

  (二)将为资本市场带来长期稳定资金

  个人投资者的情绪容易随着资本市场波动发生变化:市场低迷时,投资者纷纷离场,或投身于银行理财等无风险产品,市场上行时又容易在高点追涨。而税收优惠将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缴费长期锁定在养老账户中,直至退休方能领取,因此第三支柱养老金是典型的长期资金,可以通过“时间换空间”的方式参与资本市场,减少短期波动影响,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也有利于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的落实。

  (三)可能重塑国民养老理财行为:从储蓄养老到投资养老

  众所周知我国储蓄率长期保持在50%左右,其中有中国人储蓄偏好的因素,但是也与我国养老保障体制不完善密切相关。与之相反,养老保障体系相对完善的国家储蓄率都比较低,2015年,德国国民储蓄率不到10%,法国约为8%,加拿大、美国、英国都在6%以内。以美国为例,其国民储蓄率下降与补充养老金建设基本同步:1974年美国颁布《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ERISA),第三支柱IRA计划出台;1978年美国《国内税收法》颁布,401k计划正式出台。随后美国养老金资产积累规模逐年增加,充裕的养老金资产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居民的储蓄意愿。2016年底美国三支柱养老金资产接近30万亿美元,是其当年GDP19.5万亿美元的1.5倍,绝大部分都进行市场化投资运营。而在此期间,美国个人储蓄率却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1975年的约15%下降到2017年不到6%。可见,美国的养老金体系推出以后,实现了国民储蓄养老到投资养老的过程。

  从我国来看,从储蓄养老到投资养老的转变应该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开始培育。但是众所周知,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并没有赋予个人投资选择权,实质是单位代职工进行投资的过程。但是,个人自主选择是个人税延养老金基本要素,个人可以根据自身风险偏好自主选择各类养老金融产品,因此,随着投资属性显著的第三支柱养老金发展,各类养老金融产品将受到更多重视和青睐,改变国民以储蓄为主的理财模式。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