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金融 > 基金
养老型金融产品市场:各自为战,等待统一
作者:   来源: 资管云  2019-10-14


  养老,是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战略,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2018年末60岁及以上人口为2.49亿,占比达17.88%,远超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这一社会进入老龄化的标准。

  正因为如此,我国养老市场规模潜力巨大,根据中国社科院2016年发布的《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预计到2030年我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可达13万亿元。

  对于个人来说,永远不要认为养老离自己很远,每个人都在变老的路上,随着步入老年也会有各种问题接踵而至,首当其冲的就是在没有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如何养老。

  现代养老体系主要有三大支柱:第一支柱——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第三支柱——个人商业养老。根据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第一支柱存量资产约5.8万亿元,占比逾7成。第二支柱存量资产约2万亿,占比约3成。第三支柱刚刚起步,占比微乎其微。

  发展至今,我国第一支柱的替代率不足50%(替代率为劳动者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与退休前工资收入之间的比率),政府面临着收入放缓、支出加快、部分地区的基金耗尽的挑战,所以发展第三支柱的需求迫在眉睫。

  换言之,个人如果不重视对养老的投入,单纯依靠国家和企业,最终势必会影响退休后的收入情况。

 

  养老型金融产品现状

  养老投资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收益确定性产品,属于固定收益范畴。简单来说即养老金会根据退休前三五年的平均收入来确定退休之后每年所获得的收益,这个收益率是固定的,一直持续到投资者过世。

  第二种模式,是投资者每月投入固定的资金,但退休之后能拿到多少由市场和通胀来决定,这种方式现在在中国逐渐兴起,也是全球主要的一种方式,风险由养老金体系逐渐变为个人承担。

  其实,政府也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来推动第三支柱的养老金融产品发展。

  20163月由中国人民银行、民政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五大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揭开了养老金融产品创新的序幕。

  随后,证监会、银保监会甚至包括财政部、税务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银行(3.670,0.03,0.82%)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五部委先后对养老保障管理业务、养老目标基金、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保险等方方面面发布办法。

  20194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意见》,支持银行、信托等金融机构开发养老型理财产品、信托产品等养老金融产品。至此,商业保险、公募基金、银行、信托都加入了布局养老型金融产品的战局。

  但目前国内政策仍未建立统一的个人账户和托管,各行业依然各自为战,发展的脚步始终缓慢,相比养老第三支柱的空间,仍相去甚远。

  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养老型金融产品无疑得面对不同行业的不同标准,从产品结构、销售模式、封闭期、收益率方方面面都必须去考虑。

  那目前参与到养老型金融产品的各个行业表现究竟如何?我们按行业分类来看:

 

  一、保险机构养老金融产品

  保险机构养老金融产品可以分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和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其中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于201851日开始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厦门市)和苏州工业园区三地实施试点工作。

  目前市面上推出的税延养老险提供养老年金给付、全残保障和身故保障3项保险责任,分为收益确定型(A类)、收益保底型(B类)、收益浮动型(C类)34款产品。其中,收益保底型产品可细分为每月结算收益的产品(B1款)和每季度结算收益的产品(B2款)。

  但根据一份最新业内交流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目前开展税延养老险业务的16家保险公司累计实现保费不足亿元,整体情况低于预期。

  相反,养老保障管理产品的发展却可圈可点。

  养老保障管理产品是养老保险或养老金公司,向个人或机构发售的理财产品,由于没有200人数上限、100万元起投门槛的限制,实质与公募基金类似,但该类产品没有保险保障功能,没有犹豫期。对消费者来说购买更灵活。

  目前,只有获得中国银保监会批准的8家养老保险公司和1家养老金管理公司才有发行资质。7家养老保险公司分别是太平养老、国寿养老、新华养老、泰康养老、长江养老、平安养老、安邦养老和人保养老。1家养老金管理公司是由建设银行和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共同成立的建信养老金管理公司。

  截止目前,以上九家公司中,只有新华养老和人保养老尚未发行任何针对个人的养老保障管理产品。

 


 

  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期末情况(截至2018年底)

  数据来源:根据官网披露的信息整理,“期末”为20181231日。

  个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的市场规模大约6084.22亿元,较2017年底的4330亿元增长超过40%

  根据最新一次同业交流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6月底,国寿养老依旧处于第一梯队,规模接近3000亿元,建信养老和平安养老处于第二梯队,规模在2000亿元,长江养老1200亿元、太平养老700亿元、泰康养老200亿元。安邦养老处于第四梯队尚处于起步阶段。

  从收益率来看,各家收益率相差不大,基本都处于3%-5%之间,已超过了各类“宝宝”的收益率。

  值得注意的是,各家养老保障产品基本都通过互联网销售,销售的主要平台为支付宝、腾讯理财通、京东金融。

  支付宝-财富中定期理财分类中,上线了18种产品,除一种为银行理财外,其余产品均为养老保障产品。这些产品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为3.98%,期限从7天到365天不等。并且有一半以上的产品均已售罄等待再次开售。

  腾讯理财通-理财中保险产品分类中,仅1只为万能险产品,其余均为养老保障管理产品。覆盖了平安、太平、国寿、泰康、长江、建信6家险企旗下23只产品。平均收益率为5.01%,产品期限从15天到366天不等,同时也包括灵活申赎类型。有一半的产品已经售罄,等待再次开售。在腾讯理财通的所有理财产品中,养老保障产品几乎占到1/3

  在京东金融中,养老保障产品被归为稳健理财的保险一栏中,有11只产品正在销售。平均收益率为3.66%,有5只产品几乎售完。

  从三大平台销售上看,养老保障产品具有周期短,起购金额低,收益率相对其他灵活申赎的产品比较高的特点,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经常在开售几天甚至几分钟内就售罄。

  优势:

  1、保险行业在国内受众思维中是最贴近养老的,保证了一定的受众群

  2、资金持有更为长期,对收益增厚有一定帮助

  3、借助互联网销售,实现快速规模增长

  劣势:

  1、销售渠道过于单一,对于年老不用互联网的投资者无爱

  2、有资格发售的公司数量较少,产品类型可选种类不多

 

  二、公募基金养老金融产品

  公募基金养老金融产品——养老目标基金。它是最贴近海外401K401k计划是美国为解决养老问题,在《国内收税法》中新增的第401K项条款,即攒钱投资养老可减税的规定。职工存入401k计划的账户的钱可免税,同时公司有相应比例的补贴)市场的模式的产品。

  截至930日,公募基金已经成立的56只养老目标基金,其中养老目标日期型基金(TargetDateFunds,TDF)有30只,养老目标风险型基金(TargetRiskFunds,TRF)有26只。

  除了不少养老基金采用了发起式的形式,规模在1000万元左右就率先成立,大多数养老目标基金真正发行的规模依旧较小,56只基金发行总规模为160.09亿元,平均发行规模仅为2.86亿元。仅有交银安享稳健养老一年和民生加银康宁稳健养老一年两只基金首募规模在10亿元以上,养老目标日期型基金的首发规模远远不如养老目标风险型基金。

  投资者的意愿也略显一般,56只相关基金平均认购客户数量仅为1.79万人,近一半产品的认购户数不足5000人。

  截至930日,56只基金的68个基金份额成立以来平均收益率达3.78%,略低于养老保障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但有超过20只基金份额成立以来收益率超过5%

  由于养老目标基金是以FOF基金的形式运作,在持仓中可以看到除了低风险的货币基金、纯债基金,还会出现股票多空、商品基金、QDII基金、偏股混合、指数增强等等,虽然在资产配置上无法涉及非标资产,但权益类的占比还是要高于保险、银行等机构。

  细分来看,兴全安泰平衡养老(FOF)、中欧预见养老2035三年、南方养老2035三年、华夏养老2050五年成立以来收益率甚至超过10%,上限较高。

  但同样的,由于净值化管理,亦有4只养老目标基金成立来未能取得正收益率,并且在这68个基金份额中有超过30个份额曾经出现过跌破面值以下的情况,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对于养老目标基金的投资者来说,用户体验在此时未能得到较好保证。

  不过基金公司倒并未对养老目标基金的发展过于悲观,近期社保基金会发布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社保基金年度报告(2018年度)》显示,当前境内由华夏、南方、易方达、博时、汇添富、富国等16家拥有社保资格的基金进行的委托投资资产占社保基金资产总额的55.64%,达到12438.38亿元。

  虽然数据显示,社保基金2018年权益投资收益额为-476.85亿元,投资收益率-2.28%,但拉长时间来看,自成立以来社保基金年均投资收益率7.82%,依然值得基金公司长期布局。

  基金公司的热情也没有降低,或出于完善产品线的考虑,亦或出于追求提前布局等待政策到来的想法,在证监会行政审批流程中,依然有62只相关基金在等待获批。

  优势:

  1、海外市场验证最成熟的模式,发展空间可期

  2、在权益类资产的投资上,公募基金始终领先

  劣势:

  1、无法构建自己的销售渠道,直销模式仍难以见量

  2、投资者短视的操作影响长期资产配置

 

  三、银行养老金融产品

  目前,各大银行推出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个人养老保障产品如下:
 


 

  其中,浦发银行在养老产品上进行了三类布局,低风险固定收益类产品、目标风险类产品、目标日期类产品,除了第一类是针对“已老”人群的产品外,另外两种模式大体与公募基金类似。

  上海银行在售的“慧财”系列与寻常银行理财产品无太大差别,每周滚动发行,5万起售,1万元递增。发售对象为A款为50周岁(含)以上客户或个人VIP客户,N款为理财新签约客户。

  兴业则在同业合作上优势非常明显。20183月和天弘基金合作发布品牌“红叶养老金融”。目前查不到相关产品,但是官方描述中“致力于在储蓄、基金、理财及其他跨界整合类产品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后续应该有产品推出;201512月,和外贸信托以私人银行×家族信托的形式推出“安愉信托”该产品起点金额600万元,借鉴“家族信托”设计架构,委托人一次性交付信托财产,成立后封闭三年,三年后按照委托人意愿,以类似年金的方式每年定额向指定受益人分配信托利益,财产权利全部归于指定受益人。期限20-30年;此外,兴业本身的直销平台钱大掌柜也代销了多款养老理财产品。

  光大银行则不走寻常路,布局了一只养老消费指数,这不同于统计局公布的CPI,养老CPI用于衡量退休生活所面临的通胀水平,根据老年人消费特点对各项数据的权重进行了适度调整。如适度考虑了未来消费价格的国际联动和输入通胀的影响;适度上调了医疗保健、房租水电和家庭服务分享的权重;引入了10%权重的美国CPI作为对消费国际化趋势的调整项;引入了10%权重的大宗商品指数作为输入型通胀的调整项。

  招商银行(36.830,0.54,1.49%)目前在存续的招商银行金颐养老系列之养老分红1号理财计划则是一只产品期限达到30年的养老理财产品。

  综合看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浦发银行(产品多)、兴业银行(同业合作多)、光大银行(指数)三家,而招商银行的长期险产品规模也能达到50亿元。

  综合来看,银行养老理财金融产品的起购金额较高,一般要求5万起购。收益率则在4%-6%之间。部分产品的发售对象要求50周岁以上。产品期限长,一般在1年以上。银行推出的个人养老保障产品的总体规模不大,据不完全统计大约在200亿左右。

  优势:

  1、银行自有渠道的完善使得产品销售较其他行业更容易,10年期产品也能募集50亿元

  2、银行在固收领域可以寻找到更优质的资产

  3、可以实现很多增值化服务,定期分红、缴费等

  劣势:

  1、如何平衡客户经理对销售养老产品的不重视,规模小赚钱少

  2、净值化转型后如何保证收益

 

  四、信托养老金融产品

  国内首款金融养老信托产品——安愉人生系列,就是由兴业银行与外贸信托联合推出,面向私人银行客群,兼具个人养老和家族财富传承双重功能。起购金额600万,设计架构也是借鉴“家族信托”的模式。委托人一次性交付信托财产,成立后封闭3年,3年后按照委托人意愿,以类似年金的方式每年定额向指定受益人分配信托利益,财产权利全部归于指定受益人。

  中信信托与慈爱嘉合作的创新金融产品——中信仁信居家护理养老信托也是合作的产品。该信托需客户交付50万或100万的金额,3年后到期全额返还,信托生效后,客户可以享受到慈爱嘉提供的对应的居家护理服务。

  我国信托在养老市场中相对发力不足,然而在全球养老资产中,60%以上是独立的信托资产。信托作为重要的金融制度和工具,在养老资产管理中应发挥重要作用。

  优势:

  1、信托产品是高净值客户熟悉的模式,并且家族信托中加入了传承、遗产、留学等要素

  2、信托公司形式更为灵活,可以找到更多的项目

  劣势:

  1、养老信托很多税费要投资人承担,影响积极性

  2、门槛过高

  综上所述,对于选择养老型金融产品的投资者而言,这样的市场极其混乱,无法有效的进行筛选、对比,人人都在提“养老”,但又并非人人都能合理“养老”,智信研究院在走访过程中了解,银保监会中的养老协会已经针对关于中国养老第三支柱的个人账户体系建设方案出了定稿,国内开始加快筹建个人账户,一旦这一账户体系建立,养老型金融产品的推进势必会加速。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