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诈骗专盯中老年人
作者:   来源: 中老年时报  2020-03-30


  记者从天津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提供的《新冠肺炎期间网络诈骗趋势研究报告》中了解到,疫情期间的诈骗有很强的投机性和针对性,中老年群体多落入金融诈骗陷阱。

20岁以下青少年受害者以游戏、购物和中奖诈骗为主;21岁至30岁青年受害者以金融、色情、交友诈骗为主;31岁至50岁中青年受害者集中在金融、虚假办证和赌博诈骗;50岁以上中老年受害者主要以金融、虚假办证、虚拟物品交易和网络赌博诈骗为主。

  诈骗工具以微信为主,最常使用的套路包括:

  一、社交平台成“口罩集市”。骗子利用受害人急切想买防护用品的心理,编造定金、手续费、保证金等各种套路引诱受害人先行私下转账付款,收款后骗子拖延发货、不发货、发次货等,最后拉黑消失。

  二、“囊中羞涩”误入借贷陷阱。“零抵押”“低利息”“低门槛”等虚假广告正好迎合了急于需要借贷的人的心理,骗子冒充官方客服以“信息填写错误”“交钱解冻账号”“交工本费”等各种理由索要金钱进行连环骗,但拒不真实放款,从而实施诈骗。

  三、诈骗者身披多重身份。冒充老师身份潜入学生家长群,打着疫情的幌子在群内发布收款二维码骗取学费;冒充红十字会、慈善机构和医院等,发布防控疫情“献爱心”的虚假信息骗取善款;冒充公检法人员,以“涉嫌倒卖口罩案件”为由给受害人打电话,再和同伙相互配合,以需要受害人配合检查为由实施连环骗,诱骗受害人转账至“安全账户”诈骗巨额钱财。

  四、钓鱼网站暗藏玄机。骗子通过在游戏中发布广告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如游戏代练、售卖游戏账号、游戏道具等,随即要求加微信好友,然后发送钓鱼网站诈骗钱财。还有骗子冒充政府疾控部门、医疗药物研究机构和医药协会等,谎称有所谓的疫情“特效药”,通过发布虚假广告或者短信诱骗受害人点击钓鱼网站链接,从而骗取钱财。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