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60岁以上老人逾120万人养老需求迫切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从昨日召开的西安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上获悉,截至2012年底,鲜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20.68万人,占总人口的14.11%,养老社会需求更加迫切。为此,先市将全力推进居家、社区等养老模式,提升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水平,真正造福老年群体。
 
  西安市支持社会养老的政策体系日趋完善
  会上,西安市民政局总结了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现状。目前,西安市支持社会养老的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去年还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大财政资金的奖补力度,扩大了奖励的范围和层次,建立了特困失能老人生活护理服务补贴制度,扩大了基本养老的保障范围。
  社区养老方面,在全市365个社区开展了以“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保健、老年餐桌、文体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示范活动,累计建成社区托老床位1200张。全市最大的示范性公办养老机构曲 江老年服务中心规划建设养老床位1500张。与此同时,充分激发民间资本、社会力量投入养老产业发展,近年来西安市累计建成民营社会养老福利机构73家,总投资额超过3亿元,年入住老人达到7万多人次。
 
  2040年60岁以上老年人比重将达30%
  截至2012年底,西安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20.68万人,占总人口的14.11%。按照近年来西安市人口老龄化的平均速度,到“十二五”末,我市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128.73万人,到2040年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将达到30%,养老需求日益攀升。
  然而,西安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养老服务基础设施薄弱、养老服务发展不均衡、社会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为此,西安市将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新机遇,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更好更快发展。
 
  完善政府供养和补贴制度提高标准和服务质量
  据了解,西安市将进一步完善政府供养制度。对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老人,继续采取集中供养或分散供养的方式,不断提高供养标准和服务质量,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不低于当地居民平均水平。不断完善高龄老人生活保健补贴制度以及落实好特困失能老人生活护理补贴制度。
  加快发展居家养老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培育服务机构等方式,引导家政、物业等各类实体进入居家养老服务领域。将社会力量兴办的各类居家养老服务组织纳入到了运营奖励的范畴,根据其服务水平和服务人数等给予5000元或1万元的运营奖励。要支持各类信誉好、懂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连锁经营,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养老机构建设缓解“一床难求”问题
  积极推进社区养老,充分利用社区现有资源,以改扩建为主要形式,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或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活动中心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每年给予1一4万元的运营奖励。在农村,重点以农村幸福院为抓手,将600个农村幸福院打造成农村养老服务的阵地和平台。
  目前养老机构在整体布局上存在着一床难求和床位闲置并存的现象,为此,西安市重点将曲江老年服务中心建设成大型综合性、示范性养老服务中心。各区县新建、改扩建一个以养老服务为主,兼顾为残疾人、孤残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服务的综合性社会福利中心。同时,降低养老机构准入门槛,给予奖补。
 
    (来源:西安日报)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