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9日,在长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龙湖公益基金会“万年青计划”适老化改造&城市公益计划于长春雕塑博物馆正式启动。龙湖公益基金会首批捐赠近300万元用于长春市适老化改造项目,为汽开区昆仑社区、安顺社区、奔驰社区老干部活动中心、宽城区一心街社区及经开区兰州社区五个社区,提供公共空间建设或改造、老年活动中心改造及低收入、残疾、高龄、空巢等困难老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项目完全开展后预计受益老人近万名。
“万年青计划”针对老年人群体,通过室内外适老化改造、设施设备配置及文化娱乐活动产品化等措施,增强老年生活设施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提升老人的生活质量,让居家“养老”变“享老”,助力老年友好社区和老年友好城市建设。
长春市汽开区昆仑、安顺、奔驰社区及宽城区一心街社区、经开区兰州社区老龄化趋势明显,空巢老人所生活的社区老旧情况严重,导致老人生活不便,社区生活舒适度较低,部分老人家中甚至存在安全隐患,亟待帮扶改造。万年青计划在长春落地后,通过“一户一策”的深入调研,为当地298户高龄、残疾、贫困、空巢老人进行公共空间及室内空间的适老化改造。其中,室内通过供暖设施安装,让家庭困难老人温暖过冬;为高龄的残疾老人做无障碍设施改造,添置沐浴椅、夜灯、手杖、防滑垫等必要产品;室外安置休闲座椅、石桌石凳、晾衣架、无障碍扶手、健身设施等公共空间适老化设施,提升公共空间的安全性,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加社区生活幸福感。
“一户一策”善待入微困难老人老有所依
来自昆仑社区东风街道92岁的奶奶,目前居住的房子随着岁月的流逝,管道锈迹斑斑,狭小的卫生间里依然是装着蹲便器,令老人日常的生活伴有许多不变。除此之外,电路老化、电线裸露等问题同样存在着安全隐患。当得知龙湖公益基金会“万年青计划”将免费为她改造房子,老人非常开心。
“特别期待龙湖公益基金会帮我们把老房子变‘新’,以后再也不怕在家里磕碰摔倒、不用担心电路安全了。”曲奶奶感叹道。
据悉,“万年青计划”已陆续在重庆、上海、沈阳、烟台、赣州等城市落地,累计帮助超25000位曲奶奶情况类似的困难老人。
今年4月,重庆沙坪坝石井坡街道适老化改造工作正式启动,拟投入100万元为石井坡街道中心湾社区100户残疾人和困难老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9月,龙湖公益基金会携手沈阳市铁西区民政局,首期投入100万元,为“两邻”试点社区公共空间及1293位低保高龄老人居家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同月,龙湖公益基金会在上海闵行区设立了“新虹街道社区关爱基金”,首批投入120万,拟为该街道近300户老人提供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并为社区弱势群体提供关爱,助力友好社区建设等。
优化老年生活空间焕新长春城市风貌
老旧小区是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重要载体,龙湖公益基金会“万年青计划”补齐城市老旧空间的现代功能,将有效优化城市空间配置,助力城市更新。
《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配套设施建设的通知》都指出要推动城镇老旧小区配套设施改造,改善老年人居家生活照护条件,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据2021年3月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官网发布,要求各市、县广泛发动群众提供信息、无人机航拍、聘请第三方专业力量等手段,深入偏远偏僻地区,加大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挖掘力度。对照《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标准(参考)》,以近现代、新中国成立以后、改革开放以来有代表性的老厂区、老校区、老居住区、老工矿区等和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居住建筑、交通、水利等工程设施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重点普查对象,进行多轮大密度普查,做到域内历史文化遗迹不漏一处,应保尽保。
龙湖公益基金会“万年青计划”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依托于龙湖天然的空间营造能力,从设计、研发、供应链、工程施工等全链条进行规划及落地实施,助力社区适老化改造及城市更新的落地。
自成立以来,龙湖公益基金会致力于教育医疗、文化保护、产业帮扶、扶贫救灾等公益事业,已开展了“欣芽计划”、“湖光计划”、“展翅计划”、“溪流计划”、“万年青计划”等20余个公益项目,累计帮扶近4万人。
此次龙湖公益基金会针对老旧小区的适老化改造,既让居者“优其屋”,也是企业公益思路与政府民生工程同频共振,彰显着一家责任企业的使命和担当。
龙湖Longfor,“公益无大小,时时可公益“和过去每个尽己所能的公益时刻一样今天,我们依然一心一益回馈社会#1120龙湖公益日
龙湖集团始终把社会责任感放在首位,长期在助学、扶贫、助残和助老等领域开展公益活动,累计捐赠近16亿元。未来龙湖也将持续履迹“善待你一生”的承诺,将居民关心的“关键小事”当做企业的“头等大事”,尽己所能善待城市中的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