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全国高校第一家老龄实体研究院——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建院仪式举行。在当天举办的老龄社会治理的“中国方案”研讨会——第三届江源论坛暨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建院仪式上,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何维作视频讲话,国家卫健委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会长王建军出席并讲话,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致辞,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受邀参加成立大会并致辞。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迈入新阶段,中国人口态势将对未来中国的发展走向产生重要影响。为响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支持研究机构和高校设立老龄问题研究智库”的要求,复旦大学于今年8月正式建立校级实体老龄研究院。
研究院在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应对老龄社会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团队基础上,集聚复旦大学各学科研究力量,完成了华东地区第一家老年学博士学位点建设,并在2020年获得“中国老龄协会老龄科研基地(复旦大学)”授牌。
国家卫健委党组成员、全国老龄办常务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会长王建军对研究院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议和期望。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永新则从国家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视角,肯定了研究院成立的重要意义,同时介绍了中国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网络目前的建设情况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指出,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央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10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对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强总理对老龄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全国老龄工作会议召开,11月下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印发,对积极推动新时代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作出全面部署。我们相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方面共同努力,全社会共同行动,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道路来。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我国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系统工,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认识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思想、认识、理论的准备和应对是做好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践行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必须对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国情和发展趋势有清醒的思想认识,对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规律和应对策略有科学的研究把握;对政府、市场、社会、家庭、个人多元主体的责任分担有清晰的认识,高度的自觉和积极的行动。但现实是,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大家开始重视了,也有了很多认识,但认识远未到位,还没有达到高度共识。对老龄化社会发展的各方面问题进行了很多研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这些研究仍不够系统、全面、深入,老龄化、老年学基础理论的研究,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长期决策的理论支撑研究,当前重点老龄问题和重大判断的理论支撑研究等等,都还不足以让我们胸有成竹,坦然应对老龄化给我们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表示,复旦大学将大力支持研究院的建设工作,努力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老龄研究平台和研究队伍。
老龄社会治理的“中国方案”研讨会也于当日举行,来自各高校、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发表主旨演讲,展现了中国老龄研究在各方面的前沿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