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管理 > 动态
报告显示:中产阶级最重视健康管理 运动人群收入更高
作者:   来源:   2015-12-24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快速发展,曾经只有富人才重视的“资产管理”的概念渐渐走入人心,炒股、购买黄金、海外资产配置、甚至比特币投资,都曾风行一时,引发无数追捧和热议。另一方面,大妈们占领广场舞、年轻人攻陷健身房、各种夜跑团在城市里悄然兴盛,越来越多人也开始意识到投资健康的重要性。
  2015年12月22日,互联网资产管理平台挖财与运动管理平台咕咚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发挥各自在金融理财、运动健康方面的优势,以资产、运动的记录为基础,探索运用大数据为用户提供全面、个性化的个人管理服务。
  当日,挖财和咕咚通过交叉分析双方数据,联合推出国内首份《2015财富·运动报告》。报告发现,整体上拥有财富更多的人更倾向于更多的运动。其中,年收入在20万-50万之间的中产阶级在运动健身投入最多。同时,分析日行步数和财务状况的关系发现,每日行走8000-12000步的人平均收入最高,理财投资金额也最高。
分析还发现,在运动支出的类型上,人们更偏向于购买运动装备、智能设备等,在聘请教练、购买运动书籍方面鲜少投入。在中国,运动健身热潮方兴未艾,很多人运动知识相对匮乏。这可能也是国内马拉松赛事猝死率远高于国外的原因之一。
 
  北京人背着滤芯也要跑 上海人装备买齐摆着看
 
  在运动健身人群所在城市排名中,广州、深圳、北京、杭州、南京列前五,上海意外挤出前十,只排到第十四位。而根据挖财数据,上海在人均每年运动支出排名中却高居第一。可见以“小资”著称的上海人确实非常“潮”,很舍得在运动装备、智能设备上投资,但真正坚持运动的人群比例却不高。
  从跑步的偏好来看,北京跑友完全没有惧怕雾霾,北京的跑步者人均跑步时间居全国首位;广州则是全国最爱“晒”的城市,有61.4%的跑友跑完后会分享社交圈;跑步中听歌和拍照比例最高的城市是深圳,听歌的跑者占比78%,拍照的跑者占比39%;美丽的杭州连跑步都是一道风景线,女性跑者占47%,居全国之首;而“悠闲”的成都,跑步爱好者就增长速度为全国之最。
 

 
  你在南方的艳阳里游泳 我在北方的寒夜里跑步
 
  数据显示,在南方,运动人群每年人均运动支出为1272元,而北方每年人均运动支出为1205元,南方比北方高出5.6%。其中,运动支出前五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杭州、南京、重庆。而在前十的城市里,南方城市占据七席。在对健康的投资方面,南方人更积极。
  南北方偏好的运动类型也各不相同,南方人最爱的运动分别是游泳、健身和网球,而北方人则更偏爱跑步、羽毛球和篮球。令人意外的是,在滑雪这一项运动消费上,温州人支出高出全国人均支出36%,都说温州盛产冒险家,看来温州人不仅是中国最活跃的投资群体,冒险精神在运动领域同样突出。
 

 
  60后70后爱理财 80后90后好运动
 
  在运动人群中,19-35岁的年轻人占将近90%,在理财人群中这一数字也接近80%。使用互联网手段帮助自己进行健康和财富管理的以年轻人居多。而在人均投资金额上,呈现年龄越高,投资金额越大的态势。比起刚刚独立的年轻人,手头宽裕的“大叔大妈”们的豪气完胜。
 
  中产阶级最重视健康管理 运动人群收入更高
 
  数据显示,年收入在20万-50万之间的中产阶级,人均每年在运动健身投入最多,高达2445元;其次是年收入在50万以上的高收入人群,人均每年运动健身投入2136元;而年收入在5万以下的人群,人均每年运动健身投入仅413元。每年在运动健身中投入超过1500元的人群比投入1500元以下的人均年收入高出57.1%。
 

 
  其中,高收入人群最喜爱的运动前五名为高尔夫、网球、羽毛球、滑雪和跑步,而篮球、游泳、健身、足球等在普通人中更受欢迎。

 
  女性掌握家庭财政大权 男性更重自身健康管理
 
  按性别比例分析,男性运动者和女性运动者占比分别为65%和35%,而人均收入上男性也比女性高出45%,看起来男生们会赚钱也爱运动。但有意思的是,在人均理财投资金额这一项上,女性却高于男性53%,同时,投资金额越高的人群里,女性的比例也越高。背后的原因,也许女性更多掌握家庭财产支配权,同时也比男性更具理财意识。
 

 
  天蝎射手理财运动两手硬 金牛理财投入竟排倒数
 
  在人均理财金额排名和运动人数排名上,运动和理财也基本呈现出正向相关。其中, “老谋深算”、善于规划的天蝎座拔得双料头筹,而活力充沛、冒险进取的射手座也两次位列第二。令人诧异的是,一直被认为懂得理财的金牛座却在理财投入上排名倒数第二。看来“抠门”的金牛座懂省钱却不懂理财。另外,巨蟹和摩羯则是最“偏科”的学生,宅男宅女巨蟹们喜欢闷头理财,却对出门运动兴趣索然;而循规蹈矩的摩羯则在理财方面表现非常保守。
 

 
  运动人群更具恒心 日行8000步以上人均收入更高
 
  数据显示,在全体记账用户中,能够坚持连续记账6个月以上的只占39%,运动人群中能够坚持连续记账6个月以上的却占47%。运动健身和记账理财都难以“速成”,而能够坚持运动的人群显然在记账理财方面的恒心也高于普通人。
 

 
  有趣的是,对比每日行走步数和收入和理财投入金额发现,每日步数在8000-10000步的人平均收入最高,同时理财投资金额也最高,其次是每日12000步以上人群。每日行走8000步以上人群平均收入高于8000步以下人群6.4%。
 
  运动人群更注重健康管理 早餐吃得好烟酒碰得少
 
  数据显示,人均早餐消费金额与人均运动支出金额呈正比例相关,每年运动支出在2000元以上的人群,早餐消费高出其他人群13%。同样的规律也体现在医疗保健消费上,每年运动支出在2000元以上的人群,在医疗、体检、购买健康食品等方面的消费高于其他人群24%。在烟酒消费方面,动支出在2000元以上的人群,每年研究消费次数低于其他人群11%。可见运动人群在饮食、医疗保健、烟酒消费等方面都表现得更理性。
 
  国人运动重装备轻知识 马拉松猝死率远高发达国家
 
  近日,深圳马拉松赛发生悲剧,一名参赛者倒在了跑道上。这已经是今年国内马拉松赛出现的第4例猝死事件。有公开数据显示,全球马拉松赛事统计表明猝死发生的概率约为5-6万分之一,而在中国目前的跑步大环境下,发生猝死死亡率远高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除了赛事本身的医疗保障之外,参赛者对于运动危险的轻视、运动知识准备不足也是原因之一。
  通过分析发现,在运动支出的类型方面,服装鞋履等运动装备为运动人群中每年支出最高的项目,其次是包括健身房年费在内的场租费用和智能硬件设备的购买。聘请教练、购买运动书籍居末位,只占全年支出的6%。
  在中国,运动健身热潮方兴未艾,刚刚起步,很多人不太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运动知识相对匮乏。从表面拉风的“装备党”到专业谨慎的“知识帝”还任重道远。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相对于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反而二三线城市的读者对于健身书籍更为关注。虽然大城市白领和高收入人群密集,对于运动和健身有着强烈的需求,但是也正是由于该人群工作压力大,空闲时间少,二三线城市人群生活节奏相对一线城市较慢,有时间去进行一些运动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财富管理和健康管理的概念在国内都刚刚兴起,而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则给大众普及“财商教育”和“健康教育”提供了便捷。通过互联网进行财富和健康管理,能够降低交易成本、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本次挖财和咕咚的跨界合作也着眼通过数据、产品等层面的合作,于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更个性化的服务。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