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公布居家养老两个“服务规范”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精神关爱更重要
  从市民政局获悉,到2015年全市将基本形成“973”养老服务格局,即全市老年人口中,97%的老年人居家养老,3%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为进一步规范居家养老服务与管理,天津市昨日正式发布《天津市居家养老入户服务规范》和《天津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规范》,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天津市是继上海、江苏之后第三个出台地方居家养老服务标准的省市。
 
  形成10种居家养老模式
  目前,全市已形成10种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包括:政府出资发放服务券;在社区建设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兴建社区食堂;鼓励兴办托老所;社区组织提供有偿服务;通过结对子或结成互助小组,帮助空巢、身体较好的老年人;由社区发动驻区单位与社区困难老人签订承包服务协议;依托养老机构的专业优势,为居住在家、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建立呼叫服务系统,为老年人提供全天候服务;组织和发动志愿者提供义务服务。此次发布的《天津市居家养老入户服务规范》和《天津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规范》将以统一的标准来规范、保证服务质量,维护老年人的权益。
 
  建设老人精神沟通场所
  “社区服务规范”是针对能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社区服务的机构编制的,对社区老年人服务中心、托老所、社区食堂等,对服务设施、服务组织、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等提出明确要求。精神关爱纳入服务项目,规定社区要利用活动场所,建立符合社区特色的老年人精神沟通场所,给老年人搭建经常性交流平台;开展心理健康讲坛、心理咨询等服务。同时,为满足老年人学习知识的需求,要为老年人提供教育服务,包括教育场所、学习环境及多种形式的教育资源。发挥社区老年教育设施功能,开办社区老年教育课堂,设立具有特色的老年人学习小组,发挥社区老年学校功能,开展丰富活动倡导老年人积极生活的理念,推动老年科学养生。
  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提出相应规定:管理人员应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或两年以上相关领域管理经验,服务人员要接受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持有行业认定书上岗等。
 
  入户服务要有健康证明
  “入户服务规范”对以入户服务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护的社会化服务提出具体要求。入户为老人服务的人员必须提供有效健康证明资料,接受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并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助餐服务明确饭菜不焦糊,餐后卫生清理及时;生活护理上协助老人生活起居方法得当,定期清洗、翻晒、更换床单、衣服,无脏污;及时将老人健康状况向社区卫生医疗机构、专业医生、服务对象及监督人定期反馈。精神关爱服务要掌握老年人心理特点和基本沟通技巧,在约谈过程中要和老人保持良性互动,通过心理干预手段调整老年人心理状态等。
 
    (来源:渤海早报)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