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产业 > 动态
人行营口市中支:做好“四个到位”,推动支付服务“适老化”程度不断深入
作者:   来源: 中国金融新闻网  2022-08-02

  “多亏了浦发银行及时来医院帮我重置密码,让我可以刷卡治病,解决老大问题了。”一位看病老人欣慰地表示。“这兴业银行向我推荐的安愉版手机银行可真方便,能刷脸登陆,字号还大,主要还有‘能听会说易搜’功能,这回我就自己交水电费,不用再找子女帮忙了。”一位老人高兴地说......这些温情场景,是营口市银行机构提供适老化支付服务的缩影,更是“金融为民”的展现。

  人行营口市中支将提升老年人支付服务便利化程度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工作专项研究部署,全面开展支付服务适老专项改造行动,突出重点做实“四个到位”,跑出营口辖区支付服务适老“加速度”。

  

  引领推动到位加强支付适老“力度”

  人行营口市中支以调查研究为基础,滚动排查为补充,全面摸清辖区支付服务适老环境底数,为有效消除辖区支付领域存在的“数字鸿沟”提供有力支撑。立足实际,锚定6个发力点,明确具体落实措施,制定支付服务适老增能增效计划,于2021年5月组织辖区32家银行启动两年期无障碍专项改造行动。实行全流程高质量督导保障改造质效,通过召开交流会议、实地走访银行网点、电话暗访等形式,清单式跟踪银行落实情况,按季对14项推进工作进行办结。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辖区32家银行机构均按要求因地制宜健全了多项差异化支付服务工作机制,银行网点支付服务环境、质量、流程、监督、应急管理五个维度的适老改造工作有序推进。

  

  环境改造到位根植支付适老“厚度”

  人行营口市中支组织辖区银行机构以环境优化、服务升级为切入点,挖掘网点潜力,聚焦服务细节。立足业务办理便利化,银行机构针对老年人开通了“绿色通道”和“爱心窗口”,主动延伸支付适老服务触角,提供“上门+远程”等便捷化服务方式,保障老年人支付需求。立足配套服务设施多样化,银行机构统一配备轮椅、老花镜、药箱等助老设备,营造温情的服务氛围。立足自助终端贴心化,银行机构特色化升级自助终端设备,加载语音提示、界面大字版、“一键呼叫”等功能,保障老年客户办理业务不延时、不限时。立足突发事件及时处理,8家地方法人机构开展了针对老年人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有效提升了一线业务人员的处置水平,增强紧急救助能力,让适老服务更周到。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辖区针对特定老年人群体采取上门服务2100余次。

  

  人文关怀到位提升支付适老“温度”

  人行营口市中支指导辖区银行机构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初心,聚焦数字降维、兼顾支付习惯,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辖区开展手机银行、网上银行业务的银行机构,瞄准老年人需求,不同程度地优化了手机银行、网上银行“适老化”版本,实现了放大字体、简洁界面、语音交互等功能。其中60%的银行设立了敬老专线,可以根据电话号码识别老年人身份,自动切换服务热线,提供错峰预约办理服务。辖区收单机构2轮次开展银行卡支付受理条件摸排整改,确保老年人在公共服务领域及其他高频消费场景,提高使用银行卡、现金、存折等传统支付工具的便利度。营口银行将其东昌支行打造为辽宁省首家老年金融服务特色支行,推出一系列老年人专属服务项目,不断提高老年客户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宣传引导到位拓宽支付适老“广度”

  在人行营口市中支指导下,营口市金融机构多措并举提升老年人金融知识储备、防骗识骗能力,保障老年人合法金融权益。督促辖区银行醒目公示老年人支付结算业务办理保障措施和三级咨询投诉电话,确保老年客群充分知晓自身享有的权利。发挥引领作用,创新开展“同心抗疫、金融纾困”线上金融政策宣讲,与辖区银行形成合力,充分释放政策功能与支付服务效能。部分银行下沉金融服务,接力开展社区体验、实景参观等活动,提升老年客群对智能系统的直观感受,帮助老年人主动接受数字化金融服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辖区银行通过新闻媒体、社交工具发布宣传类软文1000余次;结合本行金融适老产品推广,定向宣传630余次,累计惠及老年群体7.5万余人次。​​​​​​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