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津市民政局获悉,今年全市已新增养老机构床位3581张,但却面临着养老护理员难招、难留的困境。“有床无护理员”的局面,让养老机构和老人都着急。
作为国办养老院,市养老院一直是老人们青睐的养老地方,可是经过扩建也难以满足老人们入住需求。院长孙兆元告诉记者:“主要是护理员不够,目前院里面护理员的缺口达到三四十人。为了扩大护理员队伍,我们放宽了用人条件,只要有初中以上学历,年纪在40岁左右的女性都可以被录用;在待遇上,我们给出了不上‘五险一金’可以给3000元左右的工资,但应聘者很少,有的干了一段时间就提出辞职。”在第三老年公寓,院长万钢也在为公寓扩建后表示担忧:“新增500张床位,意味着需要护理员将达上百人。”
记者走访发现,相比国办养老院,不少民办院没有能力在人工成本上增加投入,所以护理员缺口更大。目前,本市的养老护理员队伍仍以“4050”人员为主,流动性大,而工资偏低成为了制约壮大这支队伍的主要原因。目前,本市医院护工的日工资已经达到120元左右;家庭服务员的月工资也在看涨,照顾不能自理的老人,服务员月薪已经达到3500元以上。同样是服务与护理,面对报酬的“诱惑”,更多的人选择了其他岗位。此外,养老护理员的社会认可和职业自豪感较低,也让很多人不愿意从事为老服务工作。
接近年底,一些养老机构的护理员在为明年“转行”做准备,这让本来就供不应求的护理员队伍更加大了缺口。针对养老护理员紧缺的现状,民政部门正在积极联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提高养老护理员待遇、规范养老护理员队伍等多项措施,希望通过与职业院校合作开设养老服务专业,让养老护理队伍走职业化、专业化、年轻化的道路,尽快让这个职业呈现出应有的发展前景。
(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