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就近学习,凝心聚力提升素质。社区五个网格党支部坚持每月二天政治学习,传达十八大等重要精神,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老干部意见建议,对行动不便的老党员,坚持送学上门。每年党总支为五个网格支部活动室分别赠送新疆日报、法制日报、昌吉日报以及《社区党建》、《党员之友》、《今日新疆》等杂志,方便老人就近读书看报,了解国家大事。
二、就近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社区阅览室、电教室、活动室向老干部免费开放,开展乒乓球、扑克牌、象棋、麻将、跳棋等活动,做到天天有活动,定期有比赛。社区老人积极参与群众艺术文化协会和鸿雁艺术团的文体活动中。根据居民住户平房居多,把很多活动放在居民“小院”。先后开展“棕叶飘香庆端午”、“居民共度中秋节”等主题文化,大家包棕子、捏饺子、煮元宵、品瓜果,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三、就近服务,真诚关爱温暖老人心。依托社区卫生服务平台,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健全了老年人健康档案,定期为老人提供健康咨询、医疗诊治等服务。2010年在全市率先启动的“家庭式”养老服务,老人们白天在养老点一起吃、喝、娱乐,晚上回家……这种服务模式深受老人的喜爱。运行三年,居家养老点基础设施投入4万多元,社区协调社会爱心团体、红十字、妇联、辖区单位等为养老点送去各类慰问品、现金等三万多元。
四、就近发挥作用,促进社区和谐。根据老干部特点,本着自愿、量力而行原则,成立了社区老干部义务环境卫生、治安巡逻队、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等,主动当好“五员”。社区建立的“董大妈调解室”,让老人们参与到矛盾纠纷的化解中,及时把矛盾解决在基层;铁南村网格支部流动人口管理站,老人们在流动人口信息的收集和服务中,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