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午后,一向安宁的淮南市潘集区祁集镇第二敬老院里热闹非凡,暖暖的阳光洒满院落,阳光下老人们脸上乐开了花,吆呼结伴互相招呼着围在院中,身体硬朗的老人搬椅子挪板凳,忙得不亦乐乎,附近的村民也来凑热闹,小院里欢声笑语,人头攒动,像过大年似得。因为今天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淮南市红十字会、九三学社淮南市委组织的九三学社朝阳支社的红十字志愿者,不仅给老人送来了过冬的衣被、鞋子、常用药品,还带来了城里大医院里的大专家给老人体检诊疗。很少走出院落的老人们怎不高兴!
11月11日至11月17日,是第25个“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淮南市红十字会、九三学社淮南市委以送温暖送健康为主题组织九三学社的红十字志愿者来到了敬老院。
考虑到天越来越冷,市红十字会专门为全院40位老人精心挑选准备了每人一件新毛衣、一件新运动裤、一双新运动鞋、一双新布拖鞋,还有5大包爱心市民捐赠的适合老人穿的衣服,尤其是那一大袋布拖鞋,可是市红十字会一位特殊的志愿者、双目失明的农村大妈聂道美摸索着一针一线做的非同一般的爱心鞋;考虑到冬天是老人心脑血管和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老人们缺乏保健知识、看病也不方便,还抽调了业务十分繁忙的几位三级医院的科主任志愿者,来给老人们体检诊疗,安徽省红十字朝阳医院还给院里捐赠了省红十字会下拨的价值4万余元的常用药品。
一下车,志愿者们扛的扛抬的抬,搬卸一箱箱一袋袋沉甸甸的物品;搀扶着看热闹的老人别碰着。接过一双双暖和厚实的运动鞋,老人们脸上写满笑意,87岁的祁爷爷嘿嘿笑着说:“看到年轻人穿这样的鞋子,没想到俺老了也能穿上这么好的鞋!”摸着温暖柔软的新毛衣,83岁的李奶奶爱不释手一个经地念叨:“看看多软和、多暖和,活这么大年纪,还没穿过这么好的毛线衣呢!”“这布鞋子,俺们好多年也没穿过了,这鞋啊可适合俺们老年人穿了。”……老人们摸着、看着、赞美着,笑意盈盈。
“老人家,平时身体怎么样,胃口可好,生病了看病可方便……?”医生志愿者们问寒问暖,详细诊询,把脉、听诊、量血压……老人们争先恐后,都想挤到前面让专家好好看看。“老人家,别着急,都能看上,看不完咱们不回去。”几名志愿者专门负责搀扶老人。有的老人刚量过一次血压,又排队再量一遍;有的老人侧着耳朵,仔细听着医生志愿者嘱咐的每句话,深怕漏掉一个字;有的老人检查完了,还是不舍得起身离开,总想多和这么好的大医生多说两句。
“大爷,你的血压有点高,我给您开点药,今天带来的有,平时吃饭要少吃点盐,多喝点水,多吃蔬菜,坚持就习惯了,身体也就好了。”“大娘,您的心脏不太好,早上起来慢一点,平时走动也要注意点。”来自朝阳医院的杨维春主任总是满脸笑容地一句句交代老人,怕老人听不清,他就对着老人耳朵说。老人们直夸这些好医生。
“不用客气,谁家没有老人,看到你们,就像我们自己的父母。”来自市一医院妇科的董锋主任特意把几位不好意思的老奶奶带到旁边,详细询问老人的身体情况,交代老人怎么注意个人卫生,少患妇科疾病。捏、柔、敲,骨科主任许功效俯下身子仔细地给一个老人查看着患腿,交代老人平时注意哪些,怎么减轻病痛,老人连连点头。
“俺们年龄大了,平时有个小病小灾的就不想麻烦人,忍一忍就过去了,大病就得到老远的卫生院,行动可不方便呢。城里大医院的医生能来给俺们看病,别提多高兴了!今天查查身体,俺们就放心了!”老人们拉着志愿者的手,说不完的心里话。
大家不放心,叫来院长,就老人的健康、饮食和冬季疾病预防提出了建议。院长乐哈哈地一一答应,还不忘提出又一个请求:“俺这农村敬老院,虽然现在也不愁吃不愁喝的,可就盼望着你们这些好心人能多来几趟,让老人们多开心开心!你们今天来,老人们能念叨好长时间呢。”大家心里既高兴又觉得沉甸甸的,因为还有更多的孤寡老人需要更多的关爱。
(来源:淮南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