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记者来到济宁市温泰和老年公寓,院长温永明为记者介绍,公寓按照省一级老年公寓标准打造,侧重护理型养老。
济宁市老龄办主任骆军介绍,鼓励建造民间养老院是市老龄办实施安心、暖心、爱心、孝心“敬老四心工程”内容之一。济宁高度重视老年人工作,每年把为老年人办实事列入为民十件实事,解决了敬老院改造、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建设、新农保全覆盖等问题。市老龄办从2008年开始已经连续5年申请省级扶持资金,帮扶17个民办老年公寓,每个公寓帮扶资金20万元。
作为山东省老龄人口大市,济宁市1999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至2012年底,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30.9万人,占总人口的15.5%。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济宁市老龄委实施四心工程,打造“儒孝之源、孝德济宁”工作品牌,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指数。
为打造“安心工程”,济宁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济宁市优待老人规定》、《关于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意见》等文件,不断加强城乡养老、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建设,构建广覆盖的社会化养老保障体系,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所有老年人纳入医疗保障制度覆盖范围,全市近300名百岁老人在全省率先实行免费医疗,城乡困难老年人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84.4%,位居全省前列。
为解决老年人后顾之忧,除全面落实按年龄段发放养老补贴金制度外,实施“暖心”工程,市财政对百岁老人每人每年发放长寿养老补贴金100元,90岁至99岁老人每人每月50元。14县(市区)全部落实了老年人独生子女家庭扶持金政策,并将标准每人每月提高20元以上。
积极实施“爱心工程”,凝聚社会力量爱老惠老。据了解,全市已有55万户老年人家庭签订了《家庭赡养协议书》,青少年、妇女积极参与感恩父母、关爱长辈等孝心实践活动,36名单位和个人获省级敬老模范称号。市中区开展家庭签订《孝老爱亲责任书》活动,曲阜市建立干部孝德档案,把孝老行为列为评先树优标准。
为提升“孝心工程”提升幸福指数,济宁市老龄办加强维权保障,完善维权网络,今年新建村级“孝德法庭”120个。目前,济宁市共有13个老年维权法庭、192条老年维权热线、156个乡镇法律服务网点和1143个村居老年维权调解室,为9万余名老年人提供法律服务。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