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政协委员刘敏提案完善社会养老保险机制应对社会老龄化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政协委员刘敏审看提案草稿
 
政协委员刘敏仲兴建讨论提案
    18日,正在参加政协十二届济宁市委员会三次会议的委员们在听取关于济宁市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济宁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十二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的报告后,在各小组驻地热烈讨论了这两个报告,结合各自的调查和研究提出了广大群众关心的问题并就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了意见建议。
    在众多提案中,济宁市政协委员、兖矿集团党委宣传统战部部长、新闻中心主任刘敏提出的《应对社会老龄化问题,完善社会养老保险机制》提案引起记者特别关注。
    刘敏介绍说,近年来,济宁市老年人口数量快速增长,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据统计,济宁市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82万人,占总人口的近10%。预计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85万人,占总人口的10%,到2018年将突破100万人,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快速上升趋势,人口老龄化形势越来越严峻。
    刘敏认为,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不仅给家庭,更给社会带来压力和挑战。首先,老龄社会对养老、医疗、精神需求等不断增大,而随着计划生育后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进入婚育年龄,“四二一”家庭模式已非常普遍,年轻人根本无力承担老人的养老任务,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步弱化;其次,随着人员流转加快,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到外就业或者打工,“空巢家庭”呈激增状态,老龄化对社会养老保障服务体制发起冲击。而当前济宁市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还不完善,特别是农业人口多,74%以上老人生活在农村。面对老龄化大规模地到来,养老问题将日益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
   养老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社会和谐稳定,必积极应对,做到未雨绸缪。据记者调查,济宁市现有各类社会养老服务机构174家,床位1.7万张,很难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还有养老服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人员匮乏,从业人员职业化建设滞后,远不能适应养老事业发展的要求。
    针对上述问题,刘敏在充分调研和论证后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整体规划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制定出台全市推进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对养老群体进行细分与合理定位,统筹规划,分类别、分层次构建全方位、立体型的养老模式体系。
    政府投资建设基础性、保障型养老服务机构,以低收入和无收入老年人为服务对象,实行政府定价;政府通过政策扶持社会资本建设一般性、舒适型养老服务机构,以一般工薪老年人为服务对象,实行政府指导价,使多数老年人愿意住且能住得起。
    积极引导第三方资本建设市场化运作的高档型星级养老服务机构,为具有消费能力、养老需求高的老年人提供服务,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同时,逐步形成专业化分工,分类别建立护理型、康复型和临终关怀型等不同的养老机构,对老年人提供不同层级的服务,全面覆盖不同年龄阶段、不同需求层次、不同情趣爱好的老年人群,为老年人的老有所管、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医、老有所安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来源:人民网)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