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深入开展品牌养老三大创建工程。将“老年友好型城市”、“老年宜居社区”、“敬老文明号”创建工作融入市委、市政府各项重点工作,并与美丽乡村创建、“三改一拆”、水环境治理等有机结合,有效提升老年人安养环境。目前,全市共有12个社区创建老年宜居社区,达到城市社区总数的60%。市金岛运输有限责任公司阳光车队成功创建全国敬老文明号,5个单位创建浙江省敬老文明号,12个单位创建嘉兴市敬老文明号。
二是积极组织“敬老月”和老人节活动。“敬老月”期间,全市各界共组织慰问老年人17037人次,慰问资金达1069703元。围绕新《老年法》普法宣传活动,各地共计悬挂横幅(电子屏)200多条,发放资料2000余册,解答各类咨询80余人(次)。将家庭、学校和机关事业单位作为重要宣传阵地,深入开展敬老美德“三进”活动。
三是开展“百佳孝亲敬老”系列评选表彰活动。市老龄委、市文明办联合发文,在全市开展“百佳孝亲敬老”系列评选活动,共评选十佳孝儿子、十佳养老护理员、十佳老有所为模范、十佳老年宜居村社等10大类100个先进典型。以“百佳”事迹材料为原型整理汇编而成的《潮乡敬老颂》,下发至各村(社区)、学校、机关部门等单位,在全市掀起向敬老爱老先进学习的热潮。
四是大力开展“送文化”系列活动。以农村养老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文化礼堂等老年人聚集的地方为重点,广泛开展文化下乡巡演、图书流通下乡、百场越剧下乡、海宁皮影戏下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下乡、展览下乡等活动。全年演出200多场,流通图书60000多册次,放映电影2000多场,开展展览活动100多次,极大地丰富了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是做好老年电大教育工作。全市共有老年电大教学点18个,教学班247个,今年春季招生人数达到2,7000人(次),入学率18.24%。成立老年电大讲师团,增强课堂吸引力。首批聘任14名讲师,授课内容涵盖老年法律法规、糖尿病防治、心理保健、中医养生等老年人感兴趣的领域。以创建省市级示范教学点为契机,推进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将老年电大入学率不低于当地老年人口总数的15.5%,集中收视率不低于65%列为各镇(街道)年终考核目标。
(来源:嘉兴市老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