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我不愿去。在这儿挺好的,我就是离不开家!”在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庙台乡乐土岭村,72岁的常秀英老人对“居家养老”的幸福大院十分满意。
从惠农区中心地带向东走约3公里,就能看到一片前院后楼式的群落建筑。大院中央是一个活动广场,两侧配有许多健身器材,往里走有超市、洗衣房、医疗室……十几位老人或在广场中散步,或在体育器材上健身,很是惬意。
“欢迎来到居家养老幸福大院。”庙台乡党委副书记赵亮笑着迎了出来。“这些年乡镇探索了多种养老保障方式,发现农村老人还是最喜欢居家养老的模式。”赵亮告诉记者,2009年全乡土地流转,乐土岭村1.15万亩土地都被中粮集团回购了。如何给全乡800多位失地老人、100多位留守老人提供居所?能否将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合为一体,为这些老人建设一个幸福家园?经过多方努力,乡政府争取到自治区专项资金,由乡里、村上、企业共同出资,建设了拥有12栋楼104间房屋的幸福大院。
在这个大院,2009年危房改造时搬入的第一批老人可免费拥有一间住房,拥有一间半住房的则个人出资1500元。后续搬来的庙台乡7个村的老人,每月仅需交付50元房租。
大院里,每间屋子都是一个独立的家庭,吃饭、采暖等基本生活费由老人个人负担。乐土岭村党支部拿出村级集体收入,为幸福大院的老人缴纳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闭路电视费,并在幸福大院中设置爱心超市、洗衣房、医疗室、文化娱乐室、健身室等服务设施。据赵亮介绍,“每个老人入住时,村里还要跟他们的子女签订《常回家看看》协议,要求子女经常来探望老人,不让老人寂寞孤独。为了保证老人有事能及时得到帮助,村里还给老人提供‘一拨就灵’服务热线,并且给老人配备了网格信息员,每天都下来转一转,采集社情民意。”
大院已经成了许多老人心中的家。刘冬梅老人的儿子、女儿都在石嘴山、大武口,现在,她一个人居住在幸福大院。老人每天早晨起来,都要挨家挨户地敲门,看看邻居们有没有按时起来,有没有生病的。刘大娘说,“我住在这里,儿女都放心!”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浪潮的到来,如何应对老龄化成为各级政府所面临的新挑战。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人年纪越大就越离不开家。宁夏石嘴山惠农区探索“居家养老”式的社会保障新模式,让老人们在享受政府提供的多种社会服务的同时,又找到长居家中的感觉,值得推广和借鉴。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