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之国”,用这个称呼来形容当下的日本并不为过。走在日本街头,总是可以看到从事各种各样工作的一头白发的老年人,这已成为这个目前世界老龄化程度最高、最快的国家的一大特色。
新近出炉的数据显示,每4名日本人中就有一名是65岁以上高龄者。舆论指出,伴随着日本“少子老龄化”趋势加剧,劳动力人口减少的问题日趋严峻,日本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前景堪忧。事实上,过去几十年中,为应对老龄化,日本政府出台多项措施,可谓不遗余力。不过,即便如此,社会老龄化程度依然在逐渐加深,令政府大伤脑筋。
65岁以上老年人首破25%
日本是目前世界老龄化程度最高、最快的国家。本月15日,日本政府总务省公布上年度人口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10月,日本65岁以上高龄人口所占总人口比例打破1950年以来的纪录,首次上升到25.1%,也就是说每4名日本人中就有一名是65岁以上高龄者。
实际上,日本自2002年以后,65岁以上高龄人口已达3189.8万。2005年高龄人口比例首次突破20%。仅仅8年后,又突破25%,老龄化速度惊人。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目前0岁到14岁之间的低龄人口只有1639万人,仅占总人口的12.9%,刷新最低纪录。“少子化”趋势更趋严重。
此外,日本15岁到64岁的劳动力人口为7901万人,占总人口的62.1%,比去年减少116.5万人,自1981年以来首次跌破8000万关口。自1995年迎来人口高峰之后,日本的人口总数就连年下降。日本目前总人口为1.7298亿,其中包括移居日本的外国人。
按照联合国的标准,65岁以上人群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被称为老龄化社会,超过21%被称为超老龄化社会。此次出炉的数据令日本社会忧心忡忡。
诸多经济社会问题凸显
老龄化给日本经济及社会带来诸多影响。劳动力供应不足是首要问题。有专家指出,由于青年人口的减少与老龄人口的增加,日本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调整将受到影响,抑制日本经济发展速度。
此外,老龄化加重日本全社会的养老负担,对养老金、医疗、福利等社会保障体系产生一系列影响。日本财政在养老金、医疗等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每年以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10亿元)的速度不断膨胀,连年累积的财政负担使日本国债规模屡创新高。去年8月,日本国家债务余额首次超过1000万亿日元,已相当于其经济规模的两倍多。另一方面,缴纳保险的中青年相对减少,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也将变得“入不敷出”。
“孤独死”是日文的一个特有词汇,简单说来就是在外界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孤独死去,死者遗体长时间后才被发现。“孤独死”事件这些年频繁见诸日本媒体。2012年4月初,日本茨城县一家老年公寓中的一名87岁的女性在房间内去世,一周后才被发现。这只是日本发生的“孤独死”事件中的一例。据统计,2008年仅东京一地,就有2000多名老人因无人照料而默默离世。2009年东京主城区的“孤独死”人数达3875人,是1990年的3倍左右,其中男性占7成。越来越多实例显示,“孤独死”已成为困扰日本社会的现象,由此暴露出社会老龄化严重、社会保障层面缺失等诸多问题。
一个社会的老龄化程度越高,就会有越多老年人陷入经济上贫苦潦倒、精神上空虚寂寞的困境之中,并将由此造成许多社会问题。据东京警视厅统计,2012年东京发生的窃盗案中,65岁以上老人犯案的比例首度高于少年。统计还显示,这些犯下窃盗罪的老人中,有72%没有工作,10%左右领取最低生活保障津贴。他们的作案动机包括生活贫困、遇事无人可商量等,偷窃商品约七成为食物。
老龄化似乎没有“特效药”
面对老龄化问题,日本如何应对?
事实上,过去几十年中,为应对老龄化,日本政府出台多项措施,可谓不遗余力。早在1963年,日本政府就推出倡导保障老年人整体生活利益的《老人福利法》。这部法律迄今有过多次修订。其主要内容有:政府出资修建特别养老院,为痴呆、卧床不起等体弱老人提供服务;强调发挥老人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特长,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探索和逐渐确立一种适合于老人居家养老的方式和体制,强化对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组织建设,并在财政预算上实行优惠政策;组织“老人俱乐部”,吸引老人参与社会活动;强调社会福利的地方化和一元化,加强地方政府对老人福利的责任和职权。
2000年,日本在世界上首推养老护理保险制度,国民需要交纳一定的保险费,65岁后就可以接受这项保险提供的服务。需要养老护理时可提出申请,经审查确认后可享受保险部门提供的不同等级的服务,被保险人只须承担10%的费用。
针对健康、有工作意愿的老年人,日本政府鼓励企业延长职工退休年龄,提供钟点工或合同工等非全职岗位,引导老年人发挥余热。从2013年开始,日本政府规定,企业有对临近退休却希望工作到65岁的人延长雇佣的义务。
日本政府中设有“少子化担当大臣”一职。上世纪90年代起,日本政府就曾为应对少子化问题提出强化育儿支援的“天使计划”,此后又相继出台育儿休假制度、扩充育儿补贴、增设保育设施等对策措施。
此外,日本政府也在考虑引进“外援”,缓解劳动力供应不足。
不过,即便政府多方面出招,实际的统计数据显示,日本社会老龄化程度依然在逐渐加深。伴随着超老龄化社会的来临,二战后日本第一次“婴儿潮”出生的一代人已陆续进入65岁,如何让他们老有所依、安享晚年,是当今日本的热门话题。由于少子化和人均寿命延长,今后日本的老年人口比重将进一步增长。据预测,日本老龄化率在2035年将达到33.4%,即每3人中就有一名老人。
日本媒体坦言,解决“少子老龄化”问题似乎没有“特效药”。另有分析指出,老龄化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缓解,日本政府在应对老龄化课题上依然任重道远。
(来源:深圳特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