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5日,四川省老科协召开七届二次常务理事会。会议总结了上半年工作,安排了下半年的重点工作。会议提出,下半年要继续发挥全省老科技工作者的优势,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再作贡献。
会议认为,今年上半年,省老科协在积极组织开展专题研究和建言献策中,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和高级专家咨询组经过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充实调整了高级专家咨询组的组成人员,组成了以张宗源为组长的新一届高级专家咨询组,确定了《四川南亚热带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若干问题探讨》,《成都市城市大气环境污染防治建议》等2014年的三个主研课题。还先后组织10多位老专家赴泸州、宜宾、成都、南充等地,对农村新型经营模式、南亚热带生物资源状况等进行实地考查调研,并取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完成课题打下了坚实基础。今年初,省老科协开展的《川东北高含硫天然气开发社会风险防范综合技术研究》课题通过了省科技厅专家组的验收。专家们对该课题的研究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老专家的严谨科学态度和奉献精神表示钦佩。上半年,还召开了“成都市城市大气环境污染防治”研讨会。针对近年来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否上马问题上出现的不同意见,省老科协高级专家咨询组多次开会研究并决定,省老科协要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备忘录》一书的基础上,根据近十年来又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再从地质地震、水利水电、生态环境、民族问题、气象问题等方面入手开展研究,向中央和省写出专题报告,并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备忘录》一书修改增订再版。还组织多位专家对四川省委组织部编写的省级机关“三大发展战略”干部培训教材《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三本书进行了审查修改,提出了书面意见交有关部门。上半年,服务“三农”工作不断深化,组织进行的安岳县《川中丘区优质水稻生产技术集成研究示范》项目,在前两年取得预期效果的基础上,课题组老专家多次赴现场指导,从播种、机插到田间管理全程跟踪。为认真做好《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若干问题探讨》、《四川省南亚热带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两个课题,服务“三农”工作委员会于5月给各市(州)老科协下发调查提纲和调查表,为课题研究收集资料,做了大量有关基础性工作。为推动“百村千户科技促进行动”项目深入开展,省老科协服务“三农”工作委员会派出专家参加了乐山市“老专家科技服务营地”第二阶段启动仪式和“银龄行动”银龄茶系列产品品鉴会;参加了巴中市和南充市老科协“百村千户科技促进行动”现场会和经验交流会。编辑印发了省老科协去年在南充召开的“百村千户科技促进行动”经验交流会交流材料汇编。开展了省科协交办的养猪、养兔、畜禽病害防治、核桃种植等科普资料编写工作。养猪、核桃种植两书已送出版社,其余还在编写中。继续在南充蓬安县踏坡梁村开展省科协提升学会能力的村社合作项目。并将四川南亚热带生物资源综合开发调查研究课题作为今年学会能力提升项目上报四川省科协。上半年,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科普宣传工作,省老科协对老专家科普宣讲团进行了调整和充实,组成了以卢铁城为团长的新一届老专家科普宣讲团。重新审定编印了40个宣讲题目并下发各分会、专委会和市、州老科协供选用。在天府大讲堂举办了三场科普讲座。举办了三期摄影技术与技巧讲座,科普宣讲团专家主讲各类讲座10场,受到听众的欢迎。并将“天府大讲堂”申报为省科协提升学会能力项目。
会议提出,下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七方面的工作。一是下力气抓好“四川南亚热带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研究”、“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若干问题探讨”、“成都市城市大气环境污染防治;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研究”等课题,要在调研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文字报告。其中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研究课题要尽快形成书面报告报中央和省领导,抓紧时间完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备忘录增订版的出版等有关工作。二是继续推进“百村千户科技促进行动”项目的深入开展,探索完善新型农业经营形式,尤其要对家庭农场如何开展技术支持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在前期筹备工作的基础上,完成省老科协、绵阳市老科协、三台县人民政府共建的“老专家科技服务营地”正式建营的工作。三是开展各种形式多样性的科普活动,继续加大科普宣传工作力度,积极推进新社区科普活动基地的选点和建设。四是继续做好协调工作,努力推动还未建立老科协的市(州)建立老科协。五是开展社会团体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有关问题的探讨,研究省老科协如何创造条件承担政府购买服务的工作。六是加强与省企业家协会的协作,办好中、小企业创新思维讲座。七是做好今年10月在四川召开西部十二省、市、区老科协工作经验交流会的各项筹备工作。
(来源:四川省老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