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来,淄博市扎实做好各项老龄工作,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六项老龄事业和产业取得新发展。
一、党政领导进一步重视老龄工作,夯实了各项老龄工作基础。半年来,淄博市老龄办多次向市领导汇报老龄工作,市委、市政府也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老龄工作,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一是在2月14日,市政府召开了民政老龄残联工作会议,李灿玉副市长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他强调:“一是要积极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全面提升社区养老服务功能。二是要科学推进养老机构建设,坚持市场化运作模式,积极鼓励农村敬老院利用闲置资源面向周边社区老年人开展有偿、低偿服务。三是要大力提升为老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市老龄产业发展促进会作用,巩固完善为老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四是要积极发展养老产业,建立政策引导、部门推动、行业管理、社会参与、市场主导的发展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产业发展。会上,我办认真总结了2013年度工作情况,部署了2014年度工作任务,并在前期准备会议过程中积极配合民政、残联等部门筹备会议。会后,我办认真抓好会议精神的落实,督促、指导各区县分解落实各项工作任务,有力的促进了全市老龄工作。二是在2月2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徐景颜同志在全市加快服务业发展会议上指出:“今后一个时期,要特别重视加快发展金融、现代物流、工业设计、信息服务、房地产、养老、健康服务、教育培训、农业服务等行业和领域,加快做大做强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三大板块,大力发展养老产业”。为全年老龄工作指明了方向,极大的推动了各项老龄工作的开展。
二、抓重点,带全局,综合开展老龄工作调研。一是确定系列调研课题。按照山东省老龄办《关于开展老龄工作政策调研的通知》以及淄博市委宣传部《关于开展201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对策性研究活动的通知》等要求,确定了系列调研课题。今年,我办每名班子成员和6个科室分别结合工作职责,确定了一个调研课题,确定了养老服务信息化、老龄产业现状及对策、失独老人关爱等9个调研科题。目前正在开展数据统计、问卷整理归纳,9月底前形成调研报告,报市政府和省老龄办。二是抓住重点,务实开展好民办养老服务机构调研活动。为全面掌握全市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基本情况,加快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步伐,上半年,对全市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数量规模、分布情况、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政策需求等基本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调研,为政府制定和完善促进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方针政策、加快建立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提供科学的决策数据和理论依据。三是调研做好全市老龄事业统计报表工作。5月份,从全市老年人口总数、老龄事业发展情况、老龄维权、老龄宣传、老年文化、老年教育等6个大方面146个小项进行了调研统计,初步摸清了全市老年事业、老年产业等基本状况,为下一步科学为老服务提供了依据。
三、找准契合点,认真做好第六届“老博会”工作。一是做好前期动员和招商工作。4月30日上午,在市老龄事业服务中心举办了“淄博市老龄产业产品定位暨市场拓展论坛”。来自全市的60多家涉老企业、为老服务企业、事业单位的负责同志和各区县老龄办主任参加了论坛,通过此次论坛,提高了相关涉老企业、为老服务机构等对参加“老博会”意义的认识,有力的提升了各涉老企业和服务机构参加展出的热情。二是做好参展工作。6月份,积极组织我市涉老企业、机构参加了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第六届老龄产业博览会,参展商共176家,淄博市组团参展单位54家,统一设计、统一制作宣传册,统一布展,突显了淄博老龄产业水平,展览会上产生了轰动效应,受到了全国老龄办和省里领导的肯定和表扬。我市参展企业收获颇丰,现场销售金额270万元,达成合作意向28项,协议金额2千万元。我市舜唐家纺布艺文化有限公司签单13个,与7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其产品夏凉被被大会组委会推选为向中外嘉宾的赠送礼品;淄博科技绿色产业协会与泰安、菏泽的3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淄博奥得立康复器械有限公司与济南一企业达成20套康复器材的销售意向;淄博树禾医疗器械公司展示的老年人“洗澡车”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现场与57家养老机构签订了定制协议。三是认真总结经验,将“特殊”转化为“一般”。总结经验是提高认识、增长才干、搞好工作的关键环节。我办此次成功展出是有其根本原因的,总体来说,首先是领导组织有方,各方协调互动;其次找准了现代涉老企业和我市老龄工作实际的契合点,主观思想符合客观实际;最后是注重宣传发动和报道,统一认识,凝神聚力。
四、想实招,办实事,全力做好老年维权优待工作。一是做好省立法调研组来我市调研工作。5月22日、23日,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巡视员刘卿、省老龄办副主任肖培树带领的立法调研组到我市,就《山东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修订草案)》进行立法调研,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尚秋云、副市长李灿玉参加调研活动。调研组实地视察了张店玉黛湖生态示范园、市公交公司乘车站点等老年人活动场所,召开了民政、财政、交通、卫生等18个部门的座谈会,听取了我市老龄工作情况汇报。调研组对我市老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对老年人维权工作给予了好评。二是协调市直相关部门落实优待老年人政策。与市交通局协调落实好65岁以上老年人在各区县城市建成区内免费乘坐公共汽车。截至6月份,65周岁以上老年人可以免费乘坐47条公交线路(张店区27条,博山区1条,淄川区4条,周村区3条,临淄区6条,桓台县1条,沂源县4条,高青县1条)。与市旅游局、物价部门协调落实了周村古商城等旅游景点对老年人实行免费游览,物价局还对周村古商城、原山林场专门下发了通知。三是建立和完善优待老年人制度,落实好高龄津贴政策。倡导有条件的村居发放高龄补贴,扩大优待范围,提高优待标准,加大优待力度。截至6月,周村区、高青县和文昌湖旅游度假区都新增了对80-89岁老人的补贴办法,我市10区县中已有7个区(县)(张店、淄川、临淄除外)都将高龄津贴范围扩大到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四是做好“老年人法律服务联络处”和“淄博市维护老年人权益律师服务团”工作。把高龄、失能老人作为维权服务和社会保护的重点,积极开展司法救助、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工作,争取更多的法律工作者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服务。上半年接受咨询电话150余人次,介绍律师提供服务17人次。并与市司法局密切配合,组织法律工作者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服务等工作,接受老年人来电80余人次,来访 29余人次,来信2件,受理网上投诉和市民投诉中心件各1件。五是做好依法行政及老年优待证发放工作。半年以来,发放老年优待证2万余本。在依法行政方面:首先是根据市法制办《对2013年度行政执法情况进行考核的通知》要求,从领导重视、科学民主决策、规范性文件制定及备案管理、行政执法、行政监督、维护公共秩序、行政保障措施、行政审批八大项内容,对照我办实际,认真准备相关的制度规定,统计报表,办理投诉案件情况等,并形成2013年度依法行政情况报告,上报市法制办,接受考核。其次是认真做好“法治淄博”的相关工作。先后完成对“法治淄博”建设发展项目保障年工作进行考核的要求,进行了认真的自查,形成了工作情况自查报告、依照《2013年度“法治淄博”建设自评得分表》,逐条逐项进行对照检查,并做好了整改落实的相关工作、根据《关于提报“法治淄博”建设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主题年工作项目的通知》,结合我办实际情况,上报相关材料。
五、强基层、重落实,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水平得到新突破。一是积极推进基层村居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相关工作。根据省老龄办关于印发《全省基层老年组织建设“乐龄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老年协会规格化建设的通知》,以改善基层老年活动设施为重点,以强化基层老年组织建设为主要目标,明确了社区(村)老年协会组织有机构、有人员、有场所、有制度、有经费的“五有”标准。日前,召集区县老龄办主任,在博山区召开了基层老年协会组织建设现场会,实地参观了博山区山头镇两平社区老年协会,汇报交流了各区县基层老年协会组织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安排部署了全市社区、村老年协会组织建设工作。目前,全市城区老年协会建成率已达60%、农村达40%,年底前城区建成率达80%、农村达60%。2015年底全市老年协会建成率达95%以上。二是着力抓好“银龄安康工程”工作。3月份,召开了银龄安康工程工作会议,总结了上年度银龄安康工作,安排部署了本年度工作,并对2013年度银龄安康工作先进集体、个人进行了表彰。今年,协调中国人寿保险淄博分公司对保费、保额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20元/份/保8000元,调整为10元/份/保6000元。截至6月底,全市23万老年人参加银龄安康工程,保障金额达20亿元,提高了了老年人抗风险能力,拓展了养老保障的渠道,减轻了政府和个人负担,推动了保险服务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办与中信银行淄博分行联合,在全市老年人中,积极推进“信福年华老年理财卡”发行工作,共为1000余名老年人办理了“信福年华卡”。三是做好“问计于企业”工作。根据省老龄办工作要求,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推动养老服务机构健康发展,在4月17日上午,我办组织了张店区和桓台县的部分养老机构负责人和老年人代表,在市老龄事业服务中心召开座谈会,与会人员围绕养老机构收费应占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和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如何健康发展展开讨论发言,大家积极进言献策,并提出建议,提升了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水平。四是推进信息平台建设工作。筹备成立了松龄信息中心,召开了平台建设工作交流会,对2013年度工作进行了总结、制定了2014年建设工作规划、建立健全了有关规章制度、规范了工作流程。加大了为老服务企业的引进和服务体系搭建工作力度,今年以来,有6家企业和3家养老机构入驻信息平台,并与部分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半年来,更新为老服务信息472条,为老年人提供服务700余人次。五是推进各项为老服务工作。半年来,市老龄事业服务中心受理老年人法律咨询35人次,以及家政服务、老年婚介服务50余次,服务大厅接待老年人达3万余人,联合20余家涉老单位开展了惠老进社区活动6次,参加的志愿者多达600人次,为万名老人提供了老年法宣讲、老年证现场办理、家政、理发、义诊、维修眼镜、健康咨询、惠老产品送货上门等服务,并为10万余名老年人进行了免费照相。
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为各项老龄工作开展营造氛围。一是成功举办全市老龄工作培训班。3月份,为提高全市基层老龄干部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推动老龄基础工作更好更全面地开展,举办了全市老龄工作业务培训班。市老龄办机关全体人员、各区县、乡镇(街道)老龄办主任200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对基层老年组织建设、为老服务信息化建设、银龄安康工程等工作进行了培训,对全年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省老龄办副主任钟永诚出席培训班,讲授了老龄化形势、涉老政策和新形势下如何做好老龄工作等方面知识。二是修订了《淄博市老龄宣传报道和信息工作考核办法》,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老龄宣传报道和老龄工作网站信息发布工作的通知》、《老龄工作网站信息发布工作分工》,促进了老龄宣传和信息工作的开展。三是开展系列评选活动,引领社会尊老敬老行为。协调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团市委、市妇联等部门联合开展了“淄博市第一届敬老文明号”、“第六届淄博市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第三届钻石伴侣”等评选活动。四是完成了淄博老龄网安全保障整改及升级改版工作。根据市公安局对淄博老龄网测评结果和要求,组织技术保障人员对存在的安全漏洞制定了整改方案,开展了修复工作。同时针对工作需要和老龄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网站升级改版方案,完成了网站首页和栏目整合设计、整体开发、审核测试等工作。五是加强了重点主题宣传。围绕为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老有所为等主题,联合淄博电视台、《鲁中晨报》等新闻媒体开展了宣传报道,引起社会关注。五是积极撰写稿件,及时宣传老龄工作。今年以来,在市级及以上新闻媒体和网站发稿617余篇。同时,完成了2013年度“全国老龄宣传报道好作品”候选作品的组织推荐工作。
七、搭好平台,形式多样,扎实做好老年活动工作。一是成功举办中老年人才艺大赛。近期,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人民广播电台举办了中老年人才艺大赛。本次大赛,全市10000余名中老年人参加,经过各区县的初赛, 358个节目1800名中老年文艺爱好者参加了声乐、舞蹈、戏曲和服饰表演等四类比赛项目的预赛,60个节目360名老年人参加了决赛,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和最佳才艺奖、优秀才艺奖等奖项。省老龄办副主任王照奎等领导为获奖节目颁奖。此次活动,得到了老年人的积极参与,受到了老年人的好评,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山东理工大学“心系夕阳”志愿者服务队对活动进行了全程志愿服务。二是做好“夕阳红”老年旅游活动工作。在老年人中倡导“淄博人看淄博、爱淄博”,推动我市服务业发展。半年内,组织了3个台湾八日旅游团活动,1个大连五日游活动,共有50余名老年人安全旅游。三是筹备开展老年文化“三进”活动。发挥“淄博市老年文化艺术团”的作用,组织老年人文化艺术骨干力量,开展老年文化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三进”活动,宣传党和政府的惠老政策,宣传养老典型,营造尊老爱老氛围,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四是积极探索老年教育新模式。动员社会力量,利用现有社会资源,根据老年人需求,开办电脑、摄影、书法、绘画等培训班,满足老年人“老有所学”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