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30日上午,在第87个建军节来临之际,湖北省宜城市市委书记李诗、市政协副主席刘正忠等四大家领导走访市光荣院慰问老人,并送去2万元慰问金。
在光荣院里,市委书记李诗与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详细询问老人们身体状况及生活情况。得知82岁的复员军人姜恒德老人每月自己找资料更换院内板报时,他直夸老人家心态好。
市光荣院长郑平在汇报中介绍了该院的做法,目前全院有供养人员34名,最小的70多岁,最大的92岁,都是年事已高、休弱多病、生活需人照料的孤寡老人。工作人员一是把供养人员当恩人。这些供养人员大多是革命时期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的老军人或军烈属,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照料他们工作人员感到很荣幸。卫生员余栽敏只要是上班时间,她口袋里总是装着小电筒、棉签、听诊器和温度计,每天来回穿梭在各个房间,给老人定期量血压,询问老人身体状况,并为每个老人建立了详细的健康档案,对每位老人的身体状况如数家珍。今年86岁的章明学老人,患有高血压,神智不太清楚,总是记不住按时按剂量服药,小余把药装在自己口袋,把闹钟定为不同时段,按时送水送药帮助老人服药。二是把供养人员当亲人。服务人员李桂莲十年如一日,每天悉心照料老人,坚持与老人交心谈心,及时了解老人所思、所想、所干,第一时间解决突出问题、化解矛盾。特别是逢年过节,她总是先陪老人过节,最后回家陪自己父母孩子过节,营造了和融洽谐的休养环境。三是把自己当仆人。为了让供养人员每天吃到新鲜的菜,他们每天早晨到城区购菜,风雨无阻。为了让供养人员吃到合口的菜,他们深入到供养人员中征求意见,改进伙食,每周精心订制食谱,保证每天有花样、每顿不重样,做到荤素搭配、科学配餐。每天早晨帮助老人打扫房间卫生,定期为老人拆洗被褥,并实行倒班制,24小时值守,随叫随到。
临行前,李书记反复叮嘱光荣院里的工作人员,让其把老人们当作家人、亲人,要精心照料老人们的生活起居,让老人们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有好的心态及精神状态,身体更健康,安度晚年。
(来源:湖北省宜城市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