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连云港市积极打造“9343养老新格局”。即通过养老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让全市93%的老年人通过社会化服务实现居家养老(家庭养老),4%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养老,3%的老年人通过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市的养老机构床位数将达到每千名老年人30张以上,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的50%以上,居家养老服务站点覆盖城市所有社区和农村70%以上的村。
据悉,该市从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新阶段。截至2013年底,全市户籍人口520.18万人,常住人口442.83万人,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68.38万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5.44%。全市共建成养老服务机构132个,其中,政府主办的养老机构79个(乡镇敬老院70个),民办养老机构53个。全市建成农村老年集中居住区3个,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小型托老所、“关爱之家”1123个。全市拥有各类养老机构床位数19838张。老年优待政策得到全面落实,老人在乘车、游园、就医、看电影等方面给予费用减免或优先照顾,对80岁以上老人发放尊老金,并形成制度。
坚持政府主导逐步完善养老服务政策
为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近几年,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政策,特别是2012年市政府以1号文件形式下发的《关于印发民生幸福工程六大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其中,并对“十二五”期间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各项指标提出明确要求;加大民办养老机构的政策扶持力度,除在税收、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给予减免和优惠外,还给予养老机构建设一次性床位补贴,补贴标准从2007年的新建每张床位补贴1200元、改扩建每张床位补贴600元,分别提高到3000元和1500元,并对达标的民办养老机构给予运营补贴,标准为全护理每月每人50元、半护理40元、自理30元。
加大资金投入 加快公办养老机构建设
根据省、市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该市市、县区加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建设了一批政府主办的具有保底和示范性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2010年以来,全市累计投资近9亿元,建设8个政府主办的示范性养老机构,其中灌云县、灌南县、连云区社会福利中心2012年建成,市福利中心、赣榆区、东海县社会福利中心2013年建成,原新浦区、海州区社会福利中心2013年开工建设,目前已进入内外装修阶段,全市政府主办的示范性养老机构实现市、县区全覆盖,新增养老床位3500余张。其中,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市社会福利中心建设项目,被市政府列为2013年“十大民生工程”,项目占地46.6亩,建筑面积37000平方米,总投资1.68亿元,床位1000张,其中儿童床位300张,养老床位700张,2014年3月19日正式搬迁入住。
加大扶持力度 积极推进民办养老机构建设
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是解决养老问题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全市共建有民办养老机构53个,特别是近两年,市政府加大政策引导和行政推动力度,为民办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培育了一批较大型民办养老机构,如市区的万家乐、荣华、桃花涧、海天颐和老年公寓,东海县黄川华苑、灌南县的老来乐老年公寓等,床位都在100张以上。另外,全市还有一批床位数在几十张的中小型养老机构,这些养老机构虽然规模不大,条件一般,但大多分布在城市社区,价格适中,满足了部分老年人养老不离家和低收入人群的养老需求,这些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对该市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分担了政府养老压力。
立足提档升级提升农村五保供养机构服务水平
2012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民政工作的意见》,明确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要进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院长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人员。2013年,该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为推动该市农村养老服务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去年,我局还提请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明确要加强五保供养机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供养保障机制改革。该市从2013年开始实施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档升级计划,计划用3年时间,投入资金近9000万元,对全市70个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通过新建、改扩建等办法进行提档升级,在保障五保老人养老的基础上,向社会开放,使之转型为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去年,该市已投入资金2600万元,完成21个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机提档升级任务,今年将再投入资金3000万元左右,完成31个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档升级任务,确保2015年全部实现提档升级。在此过程中,我们注重加快推进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体制机制改革,在保证国有资产不流失的情况下,推动其公办民营,提升服务供给效率。
搭建社区平台 为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为推动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近年来该市投入1.2亿元,对市区149个社区办公和老年活动用房进行新建或改扩建,面积都达到200平方米以上,有的达到400平方米以上,为社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提供了支撑。该市注重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建设,省、市及地方各级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建成了覆盖城乡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网络。年初,我局将今年定位为居家养老服务推进年。在赵市长的关心支持下,市财政拿出176万元对老旧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扶持。其中,投入资金38万元帮扶15个老旧社区改造,投入资金54万元扶持24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投入资金84万元为市区1400名困难老年人购买服务,缓解了社区老人的医疗护理、康复保健、饮食起居等需求问题。7月2日,我们在新浦区星化社区举行了“爱心助老”居家养老服务提升工程启动及捐赠仪式,争取康缘集团捐赠50万元,资助市区9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于主任也是亲自参加了仪式,这项工作社会反响很好。赣榆县青口镇梁庄、大盘村,柘汪镇秦家沙村的开展的“离家不离村、村中享天伦、娱乐有地方、困难互相帮”的农村社区集中养老模式,受到民政部肯定,去年10月《人民日报》专门做经验介绍,省委罗志军书记亲临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目前,赣榆建有老年人集中居住区30余处。加快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全市各类养老机构直报系统与民政部养老服务管理系统实现联网。
(来源:连云港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