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师绘长卷“画说”烟袋斜街往事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烟袋斜街东起地安门外,西至后海银锭桥,全长232米。清乾隆年间名为“鼓楼斜街”,光绪年间改称“烟袋斜街”。其得名与街巷走向形似烟袋有关,地安门外的东口似烟袋嘴,街道似烟袋杆,西端至银锭桥似烟袋锅。2007年,西城区政府对该街进行保护性修缮,形成特色商业街。去年被国家文化部评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从前的当铺如今是西式酒吧,旧时烟袋铺的位置现在是咖啡馆和首饰店……昨日,71岁的退休特级教师何大齐展示了他绘制的16米烟袋斜街旧景长卷。通过一年的寻访和查阅史料,何大齐还原出七十多年前的烟袋斜街旧景。

  在16米长卷中,画面从街东口往西走,老店一字排开,走到银锭桥时画卷“掉头”,再浏览路南店铺。画中涉及广顺号、双盛泰、黎光阁裱画铺、三义公粮店、鑫钟油盐店、潘步昆西服店等53家老店,以及干果摊、茶摊、修鞋等20个摊位。磨刀的、送水车、骆驼运煤等20余类游商,近300位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形象尽在其中。

  何大齐说,创作前,他寻访了多位从小在烟袋斜街居住或经商的老人,并用相机将现今一家家店铺拍下,再根据老人的回忆,还原这些店铺从前的样子,最终形成画稿。

  何大齐自幼生活在西黄城根,从小就爱画白塔寺、护国寺,还经常到庙会上画老北京民俗活动。成年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并出版了《老北京民俗风情画》等作品。他说,如今的烟袋斜街只是一条旅游商业街,但从前这里浓缩着老北京的市井文化和生活气息。于是,他在创作了众多老北京题材作品之后,决定“还原”烟袋斜街旧时风貌。

  在什刹海附近居住的文化学者屈祖明说,烟袋斜街从前是一条综合性商业街,各种店铺都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并非为旅游服务。何大齐的画卷浓缩了老北京民俗民风和市井文化,有助于本土文化的传承。

  ■变迁:当铺租书店—酒吧茶叶店

  烟袋斜街28号位于该街路南,如今是一家酒吧,酒吧旁分别是工艺品店和茶叶店。旧时的西式门楼仍在。根据当地老人回忆,六七十年前,这里有一家老当铺和门口总围着好多孩子看书的“晨中租书店”。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