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区“十大民生工程”的养老机构正在加紧建设中,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其中新区第一老年养护院、第二老年养护院预计年底前完成主体部分,贻芳托老所和大港老年大学预计年底竣工。除已开工的项目外,汉沽河西托老所完成项目立项,中塘镇托老所也已确定选址。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天津滨海新区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4.64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0.85%。当前新区的老年人口已经提前达到了“十二五”末的预测规模。面对严峻的老龄化趋势,新区逐年加大对老龄事业的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针对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扩展延伸居家养老服务,同时逐步完善老年优待政策,使新区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也为创建文明城区、文明社区工作“添砖加瓦”。
加快养老机构建设
据了解,作为新区“十大民生工程”的养老机构正在加紧建设中,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其中新区第一老年养护院、第二老年养护院预计年底前完成主体部分,贻芳托老所和大港老年大学预计年底竣工。除已开工的项目外,汉沽河西托老所完成项目立项,中塘镇托老所也已确定选址。
在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的同时,新区也在探索“公建民营”的模式,吸引民营资本入驻老龄市场。目前,位于原大港地区的天同养老院改造工程已接近尾声,预计年底前可投入使用。该养老院为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设计床位70张。除天同养老院外,目前宗胜老年养护院和永辉老年养护院的改造项目也已经批复。以上三家民营养老机构全部建成后将提供床位近400张。
延伸居家养老服务
养老机构只能为少部分老人提供养老服务,大部分老年人都会依托于社区安度晚年。记者了解到,依托于街镇、社区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站)的数量逐年递增,仅今年上半年就新建了塘沽街的新城家园、碧海龙都,杭州道街贻丰园,汉沽街小马杓沽村,海滨街怡然、华隆社区,大港街福苑里共7个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预计到今年底,全区的日间照料中心将达到68个,日间照料站也将达到68个。同时,新区还建成了41个社区食堂和1个配餐中心。
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特点,也为了满足老年人的更多服务需求,新区计划新建一个覆盖全区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整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届时老年人在家中可享受到医疗、居家、代买等各种生活化服务。
完善老年人优待政策
目前,按照全市的统一标准,政府出资以服务券的形式,为困难老人提供居家服务,按照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照料等级,标准分别为150元/人·月、200元/人·月、400元/人·月。记者了解到,目前,原塘沽、汉沽、大港地区的老年人优待政策还有部分尚待优化,下一阶段,新区将适时出台适用于全区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政策。新区民政局将协调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滨海新区关于发放高龄老年人健康关爱金的实施案》和《滨海新区关于对70周岁以上老年人给予镶牙补贴的实施方案》以及新区60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政策。
在保障维护老年人基本权益的同时,新区还将培育发展老年社团组织,使老年人的生活活跃起来,实现“老有所乐”。目前,新区正在起草《关于滨海新区基层老年协会建设“乐龄工程”的实施意见》,为老年社团组织提供有力支持。
(来源:滨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