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延边州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构建“延边样本”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据统计,目前延边州总人口214.97万,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37.7万,约占总人口的17.5%,全州空巢老年人已达21万人,占老年人总数55.2%,失能和半失能老人75000人,占老年人总数的20%。面对滚滚而来的“银发浪潮”,延边州社会养老服务事业风生水起。目前延边州城乡养老服务机构已达到180家,床位总数14120张,入住老人9500人,城乡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城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实现全覆盖,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覆盖率达到50%,提前实现国家养老服务业发展目标,居家、社区、机构养老分别占90%、7%、3%的“9073”社会养老服务格局初步形成(90%的老年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7%的老年人享受社区养老服务、3%的老年人享受机构养老服务)。养老模式的多元化、养老方式的亲情化,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延边样本”。
 
【机构养老】有效提升服务和保障能力
近年来,为增强养老机构在养老服务体系中的支撑作用,延边州集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创新机制、加大扶持,有效提升了各类养老机构的服务和保障能力。
为加快推进城区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延边州以建设“延边民政一条街”为引领,带动全州各县市公办养老机构整体覆盖工程。仅“延边民政一条街”,先后投入2亿多元,新建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的12个福利设施项目。全州总投资3.3亿元的县级城区公办养老机构建设相继启动,投入使用床位3250张,投入运营机构入住率达100%。公办养老机构管理服务规范、设施环境优越,在满足“三无”人员供养基础上,以收养收治高龄、独居、失能等困难老年人为重点,充分发挥了公办养老机构的托底保障功能和引导示范作用。
近年来,延边州按照“优化资源、适度集中、合理布局、规范管理”的原则,先后投入1亿多元,对延边州58所农村敬老院进行重新规划,对零散、小型的敬老院进行合并改造、新建和扩建,建成40所区域性农村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打破传统的“一乡一院”模式,建设“区域性”农村福利中心,推动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农村福利中心“多而散、小而差”的局面得到明显改观,为农村五保对象和社会老人提供了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幸福乐园”。为加强农村福利中心的规范化管理,将所有农村福利中心全部按照事业单位进行法人登记,推行县(市)民政部门垂直管理农村福利中心的模式,实现了责权明确、管理规范、规模经营,确保了农村福利中心健康发展,基本满足了农村困难老人养老需求和部分农村社会养老需求。和龙市民政局第一农村福利服务中心作为创新农村福利服务中心发展模式的代表,对供养老人以人为本和人性化服务,把福利中心打造成具有亲情化、人性化服务特色的供养老人服务平台。
机构养老离不开民办养老机构建设与发展。为加大对民办养老机构扶持力度,延边州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数量逐年递增,并从设施简陋、服务单一的传统模式逐渐向规模化、规范化、多元化发展。走进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的和龙市西山金怡福利院,现代化的设施设备,为老人提供所需帮助与服务。备有日常医疗设备及药品的医务室,健身器材、麻将机、唱歌机、画图、象棋等各种各样的娱乐健身设备等一应俱全。同时,该院承包了2公顷多耕地,种植无公害绿色蔬菜及水果,饲养鸡、鸭、鹅、猪等牲畜,为老人提供绿色健康食品,让每一位入住老人在舒适、温馨、绿色的生活环境里度过幸福的晚年。
2013年,结合民政部《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和《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延边州出台了《延边州养老机构管理实施办法》,配套制定实施了加强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和养老机构安全管理等规范性文件,为推进规范管理、提升服务质量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提高政府对养老事业扶持投入,不断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功能。将州和各县(市)政府彩票公益金的70%以上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各类公办机构设施得到显著改善,2012年起对新增民办养老机构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在省级补助2000元/每床的基础上,州政府对投资较大的大型养老机构再补助2000元,并配套落实困难老人入住机构补贴,进一步促进了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
目前,全州民办养老机构已达130家,拥有床位7720张,基本满足了不同老人的社会养老需求,民办养老机构已成为我州养老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
 
【社区居家养老】让老年生活更幸福
2013年和龙市福洞镇新建100户民生保障房,把全镇4个村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等困难老人都集中安排到农村养老服务大院入住生活,开展便利的集中养老服务,现入住困难老人100户223人。为提高困难老年人生活质量,解决日常生活需求,新建日间照料中心220平方米,设有就餐娱乐一体服务场所,购买了冰箱、油烟机,燃气灶,房间配有电视机、音响设备,会议室配备了办公桌椅,可以开展健康咨询和法律援助等活动。室外栽种了花草,操场可以打羽毛球,开展老年人健身舞蹈等活动。养老服务大院由村委会负责,并派专人管理,除为老年人提供用餐休息、休闲娱乐场所外,还提供居家养老便民医疗服务,以及健康讲座和法律咨询援助等服务。
2010年吉林省推广城市居家养老工作之初,延边州率先将此项工作推向农村,州政府出资通过以奖代补方式鼓励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大院建设,使居家养老服务延伸到农村。目前,延边州已建成1051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大院”,实现村级全覆盖。同时,结合延边州开展的困难户连片改造、民生公寓等建设项目,对270个居家养老服务大院进行重点扶持,增强其日间照料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加强对留守、独居、失能等困难老人的保障。
2012年起,延边州在图们市等4个县(市)建设了17个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省级示范点并向全州推广,目前共建成151个城区日间照料中心,基本实现日间照料服务全覆盖,从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健康保健、法律维权、文化教育和体育健身等多个方面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极大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内容和活动范围。
为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延边州近年来建立健全养老护理从业人员岗位培训和职业资格制度,制定培训计划, 2013年对全州各类机构护理人员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实施了免费岗位培训,强化掌握老年人生活护理常规、职业道德和安全常识等基本技能,培训人员达561名,当年实现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40%,预计到2015年实现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90%。
延边州还借助社区网格化信息系统搭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功能。采取社区主导、志愿者参与、老年协会自治互助等形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得以有效开展和推广。目前,延边州已组建老年协会等各级各类涉老社团组织1663个,会员总数为16万多人,占老年人总数的47%,各乡镇、街道、村和社区建立健全老年协会、老年体协、老年科协等各种涉老团体,覆盖面达到100%,形成了州、县市、乡镇街道、村和社区四级老年组织网络。建立老年文化组织1428个,老年体协组织1311个。州老年协会组建延边老年人健康服务中心,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4.1万份。涉老志愿者服务组织达到1877个,老年维权中心达到209个,各类老年学校达到437所。
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是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做好养老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随着延边州社会养老服务事业的不断发展,无限美好夕阳图景将展现在世人眼前。
 
(来源:延边网)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