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市探索连锁化异地养老服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当下,每五个烟台人中,就有一个老人。应对日趋严重的养老问题,烟台开始探索“借力发力”。2014年8月20日举行的市政协提案督办会上,市民政局副局长盖光竹表示,我市将加强与北京、上海等地养老机构的合作,探索开展资源共享的异地养老服务,实行连锁化经营。对失独、空巢老人,探索失独家庭养老机制,建立邻里养老互助点。目前,我市已建成邻里养老互助点380处,预计2015年将达到500处以上。
 
借力探索异地养老服务
据市老龄办统计,截至2013年底,烟台老年人口达到138万,占全市人口总数的21%,也就是说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5%,四人中一个就是老人。由此而来的养老问题日渐突出。
“在我市已建成的市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和11处县级福利中心等公办养老机构的示范带动作用下,引领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盖光竹表示,依托优越的地理环境资源,我市将大力发展高质量养老机构和集养老、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功能于一体的养老服务综合体。目前,龙口南山养生谷、福山乐天养老中心等一批养老综合体和优质养老机构相继在烟台落户,全市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到89处,在建民办机构20处,社会力量逐步成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主力军。
自力养老的同时,我市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业对外开放度,加强与北京、上海、海南、云南、哈尔滨等地养老机构合作,探索开展方便快捷、资源共享、利益均享的异地养老服务,推行连锁化经营。推动日韩、台湾、香港、新加坡以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养老项目落户烟台,借鉴其现代化、精细化服务理念,创树烟台养老品牌。
 
社区养老明年有望推开
考虑到老人多数不愿离乡养老的现状,我市加快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重点为失独、高龄、空巢及社区老年人提供短期托养、长期托养和日间照料,如膳食供应、个人照顾、健身康复、休闲娱乐、精神慰藉等日间托养服务。目前,我市已建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49处,另有21处在建,33处拟开工建设,建成农村幸福苑181处,另有48处在建,64处拟开工建设。
对失独、空巢老人的精神需求,我市出台了规范邻里养老互助点发展意见,全面推开邻里养老互助点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邻里养老互助点380多处,2015年争取建成500处以上。“这样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和老人资源就得到了充分利用和结合,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满足空巢老人的需求。”市老龄办副主任赵明山表示。
“银龄安康工程”,免除老人意外伤害后的经济方面负担。市老龄办与中国人寿烟台分公司联合推出了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银龄安康工程”。目前,开发区、莱山区、高新区和长岛县专门核拨财政资金,实现辖区应保老人全覆盖,蓬莱、福山、栖霞等县区由政府出资为低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体中符合条件的老人集体投保。
 
失独家庭救助金提至1万元
截至7月底,我市有失独人员9486人,其中49岁以上6994人。“失独家庭面临着特殊的困难,尤其是中低收入和农村的失独家庭尤为突出,他们需要制度性的长期关怀。”省政协委员、民盟烟台市委副主任高月明表示。
为此,我市自今年1月1日起,将母亲在35周岁以上失独家庭的一次性慰藉救助金标准,从2010年不低于3000元提高至不少于1万元。同时,在全市实施“爱心三大工程”。对有生育意愿的失独家庭,与卫生部门、有关医疗机构等向其提供生殖技术咨询、指导和治疗,助其再孕再育。对有收养意愿的,与公安、民政部门一起,通过与孤儿、弃婴结亲的方式帮助其收养一个子女。对所有失独家庭,分级对口进行爱心扶助。截至目前,全市母亲年龄在35周岁以上的失独家庭有295户生育,127户送子成功,5512人次在办理低保、资金救助、医疗保险等方面得到优先优惠。
探索失独家庭养老机制,芝罘区规定,入住福利院、养老院等养老机构的失独夫妻,一方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每年给予2400元养老关爱金。牟平区规定,失独家庭夫妻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时,可申请到户籍所在地镇街敬老院集中供养。
 
(来源:水母网)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