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日趋严重的养老问题,烟台开始探索“借力发力”,通过加强与北京、上海等地养老机构的合作,探索开展资源共享的异地养老服务,实行连锁化经营。对失独、空巢老人,探索失独家庭养老机制,建立邻里养老互助点。目前,我市已建成邻里养老互助点380处,预计2015年将达到500处以上。记者19日从烟台市政协提案督办会上获悉该消息。
借力探索异地养老服务
据市老龄办统计,截至2013年底,烟台老年人口达到138万,占全市人口总数的21%,也就是说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5%,四人中一个就是老人。由此而来的养老问题日渐突出。
“在我市已建成的市老年福利服务中心和11处县级福利中心等公办养老机构的示范带动作用下,引领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烟台市民政局副局长盖光竹表示,依托优越的地理环境资源,我市将大力发展高质量养老机构和集养老、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功能于一体的养老服务综合体。
目前,龙口南山养生谷、福山乐天养老中心等一批养老综合体和优质养老机构相继在烟台落户,全市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到89处,在建民办机构20处,社会力量逐步成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主力军。
自力养老的同时,我市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业对外开放度,加强与北京、上海、海南、云南、哈尔滨等地养老机构合作,探索开展方便快捷、资源共享、利益均享的异地养老服务,推行连锁化经营。推动日韩、台湾、香港、新加坡以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养老项目落户烟台,借鉴其现代化、精细化服务理念,创树烟台养老品牌。
社区养老明年有望推开
考虑到老人多数不愿离乡养老的现状,我市加快推进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重点为失独、高龄、空巢及社区老年人提供短期托养、长期托养和日间照料,如膳食供应、个人照顾、健身康复、休闲娱乐、精神慰藉等日间托养服务。目前,我市已建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49处,另有21处在建,33处拟开工建设,建成农村幸福苑181处,另有48处在建,64处拟开工建设。
对失独、空巢老人的精神需求,我市出台了规范邻里养老互助点发展意见,全面推开邻里养老互助点建设。目前,全市已建成邻里养老互助点380多处,2015年争取建成500处以上。“这样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和老人资源就得到了充分利用和结合,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满足空巢老人的需求。”市老龄办副主任赵明山表示。
“银龄安康工程”,免除老人意外伤害后的经济方面负担。市老龄办与中国人寿烟台分公司联合推出了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银龄安康工程”。目前,开发区、莱山区、高新区和长岛县专门核拨财政资金,实现辖区应保老人全覆盖,蓬莱、福山、栖霞等县区由政府出资为低保户等特殊困难群体中符合条件的老人集体投保。
(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