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更离不开家了,哪里也不如家里舒坦,现在把养老服务延伸到了家庭,养老更方便了。”4月2日,天津市南开区新园村小区86岁的印邦炎老人称天津市大力推行的“虚拟养老院”自己养老不离家的需求,据了解,试行一年多来,14家“虚拟养老院”已为社区居家养老的1332位老人提供了近10万次各种养老服务。
天津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处长赵伟介绍说,“虚拟养老院”指的是养老机构社区延伸服务,不新建实体养老机构,依托现有养老机构,把机构内专业服务模式、服务标准等引入社区家庭,让居家的老人享受养老服务。其好处在于能够减少土地占用和资金投入,有利于整合资源,满足大多数老人养老不离家的愿望,减轻子女负担,充分发挥服务潜能,避免“一方面有机构无人住,另一方面有需求无人服务”的现象。
据了解,天津市自2012年开展养老机构社区延伸服试点工作至今,试点单位已达14家。这些“虚拟养老院”将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延伸至社区,形成了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这14家“虚拟养老院”试点单位提供的各种养老服务主要包括,养老护理员入户护理,执业医生入户提供基本医疗及康复指导。由社工、实习社工提供心理关爱、定期探访巡视及心理疏导,提供配送餐等项目。
同时,天津“虚拟养老院”还开展助老志愿者培训工作,建立志愿者工作制度和团队,固定持续帮扶社区空巢老人,开展一般性生活照料、心理慰藉、临时帮忙等,并具有紧急救助、走失定位、健康管理、精神关爱、社区生活、文化娱乐等10大服务功能。
据悉,天津市计划用两年左右时间完成试点工作,之后逐步在全市推广,每个区县至少建成一家虚拟养老院,实现虚拟养老服务全市覆盖,要求所有具备条件的养老机构都把社区延伸服务作为重要服务项目。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