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社会组织助力养老服务 健康发展仍任重道远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2-28
    “蒋阿姨,我是社区服务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请问您需要什么帮助?”“家里的早点刚刚吃完,请帮我买2袋馒头,明天一早送来。”……
    2013年1019日早晨,79岁的独居老人蒋彩云因腿脚不便无法外出购物,就按下家中“电子保姆”呼叫器绿键,工作人员迅速打来电话,询问老人需求,以提供代购商品服务。
    这是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一家民办非企业单位提供养老服务的缩影。近几年,呼和浩特市鼓励社会组织在居家养老服务中有所作为,协助它们发展连片辐射、统一管理的为老服务模式,让不少有需要的老人受益。
 
    “享受了养老服务,心里有了依靠”
    “嗡嗡,嗡嗡……”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市民服务中心一间近200平方米的办公室内,响起了急促的警报声。这里是从事养老服务的民办非企业单位——呼和浩特福源社区服务信息中心的办公场所。
    “这个警报响起,说明有居民按了电子保姆的 绿键 ,我们会提供代办等服务,如果用户按下 紧急求助的红键,警报更响。”工作人员杨凤娥一边介绍,一边在电脑上处理呼叫信息,呼叫人的姓名、地址、病史等资料清晰呈现。
    原来,家住呼和浩特市兴康社区20号楼、82岁的空巢老人邵玲珠预约陪同体检服务。老人的孩子长年不在身边,由于患有糖尿病,加之腰腿疼痛、视力模糊,日常生活存在诸多困难。
    “前年家里安装了 电子保姆 ,享受了养老服务,心里有了依靠。”邵玲珠说,平时量血压、测血糖,工作人员都免费上门,让他们代买食品和日用品,收费也很便宜,确实帮了不少忙。
    记者在邵玲珠家的卧室看到,“电子保姆”是一个手机大小的白色装置,连接着固定电话线,装置上有一红一绿两个按钮。
    据呼和浩特福源社区服务信息中心服务部负责人邓志介绍,老人按下绿键,可以享受送水、送奶、换煤气、更换灯具等上门服务,以及擦玻璃、刮腻子等价格合理的家政服务。若遇到突发疾病、火灾等险情时,老人及时按动红键,呼叫中心将立即给予紧急帮助。
    记者采访了解到,呼和浩特市目前使用“电子保姆”的老人达到2000多户,可以享受家政、代买代办、家电维修等9大类200多项便民服务。由于服务水平高,工作人员还曾接到用户送来的锦旗和巧克力。
 
    人才资金匮乏让社会组织“步履维艰”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初步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其中提到的居家养老,让许多企业、机构从中寻找商机和事业发展动力。
    “我们这几年虽有所发展,但步履维艰。”邓志说,社区服务信息中心的办公室从10平方米扩展到近200平方米,员工从3人增加到20多人,这些变化离不开政府和有关部门免费提供办公场所等支持,但单位前期投入非常大,服务推广等方面存在一些困难。
    邓志介绍,出于社会组织的公益性,单位运营初期为1000多户有需求的老人免费安装“电子保姆”,收费用户也只需支付呼叫设备成本费158元和服务费每月10元,但受限于大众消费观念、服务推广力度等因素,收费用户数量少、拓展难,单位有时赤字运行。
    记者采访了解到,呼和浩特市部分专门从事家政服务、为老服务的社会组织也不同程度存在资金状况不佳等问题。
    一些专家表示,部分社会组织因缺乏资金、人才保障,提供的服务很可能大打折扣,从而影响其公信力,最终造成发展上的恶性循环。
    资金、人才缺口只是目前社会组织发展滞后的一面镜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宋晓梧说,我国的社会组织近几年虽有一定程度的成长,但从社会观念、数量规模和整体素质能力等方面来看,还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以呼和浩特市为例,全市60周岁以上的老人36万余人,在民政部门登记的民办养老福利机构21家、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或社会团体不足10家。从整体看,参与或从事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体量不足、缺口较大。
 
    社会组织迎发展春天更待扶持政策落实
    930日,国务院公布《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预示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工作在各地逐步推开。多方认为,社会组织将迎来发展的春天,期待各地具体实施细则尽快出台。
    “政府如果能通过购买服务、加大宣传推广等方式,扶我们走一段,我们会更加健康、快速地发展起来,为更多群众服务。”邓志说,“希望政府能够出台一些具体措施,比如鼓励社会公益性岗位从业人员来社会组织工作,在税收方面给予减免等。”
    近几年,呼和浩特市针对发挥社会组织在养老服务中的作用,多次出台文件。去年11月出台的《关于加强社区建设工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鼓励社会组织发展连片辐射、连锁经营、统一管理的为老服务模式”,相关实施细则正在研究、制定中。
    呼和浩特市民政局社区建设办公室主任闫峰表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市场为主导,政府应鼓励、刺激社会组织和企业健康发展,支持社会组织搭建服务平台,有效对接居民需求和市场资源,并培育提供专业化养老服务的龙头企业。
    对于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发展,部分专家表示,政府的支持措施和购买服务行为需要在阳光下运行。
    “对于接盘公共服务职能的社会组织,宜采取竞标方式,让第三方有资质机构进行评估,避免政府直接以项目款方式拨付给社会组织,保证购买行为符合市场规律,防止滋生腐败。”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盖志毅说。
 
    (来源:新华网)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