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老年照料服务国际论坛综述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2011年1月21至22日,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主办、南京钟山学院承办的亚太地区老年照料服务国际论坛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出席论坛的有澳大利亚、中国、德国、菲律宾、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蒙古、孟加拉、马来西亚、斯里兰卡、泰国、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的政府、民间组织、院校和研究机构以及联合国人口基金、国际助老会等国际组织的代表共约200名。亚太经社会社会发展司司长Nanda Krairiksh女士致欢迎词,江苏省副省长李晓敏先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全国老龄办国际部主任王珣应邀参加论坛。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介绍了老年照料服务方面的情况、问题和对策措施,会议讨论提出了亚太地区贯彻《马德里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加强老年人照料服务的政策建议,并安排与会代表参观了南京社区老年服务设施和老年护理机构。现将论坛有关内容综述如下:

  一、论坛的背景和目的

  2010年,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6亿,而亚太地区已经取代欧美国家成为人口老龄化的前沿,老龄化发展速度之快,老年人口之多超过世界其它任何地区。预计亚太地区2050年老年人口将从现在的4.15亿增长到12.5亿。快速的人口老龄化导致了疾病形式从传染性疾病向慢性病转变,也扩大了对社会照料服务的需求。然而本地区无论是照料服务队伍的能力素质、机构设施还是相关的配套政策都无法满足人口老龄化发展的需要。

  目前,许多国家已经意识到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开始采取措施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并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和经验。此次论坛为亚太地区各个国家发现问题,交流经验,分享成果提供了一个平台,共同探索如何使广大老年人能够承担和享受高质量的社会照料服务。另外,2011年亚太地区将第二次回顾和评估联合国《马德里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并举办相关的准备会议和政府间高官会议。此次论坛形成的政策建议将为即将举办的会议提供重要的参考。

  二、论坛的主要发言和内容

  国际助老会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心区域代表爱德华多先生用翔实的数据反映了亚太地区人口老龄化的规模和速度。他指出,2005年到2050年这45年间,亚太地区37个发展中国家平均年龄将至少提高12岁,人口老龄化给社会、经济、政治带来全面的影响。目前,本地区尚有五分之四的人口没有享受养老保障,许多老年人特别是农业人口,即使到了退休年龄仍然从事着生产活动。老年人在生活安排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城乡差异,城市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是养老金,而农村老年人还是依靠农业生产维持生计。他还强调对老年人心理疾病的关注和干预。预计从2005年到2050年,亚太地区老年心理疾病患者将从1370万增加到6460万。要解决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口高龄化对照料服务需求日益增加的问题,需要社会多方面的努力。老年人应该学习和发展自我照料能力;照料服务者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政府需要根据各国的传统和资源进行规范管理并制定有效的支持政策。

  来自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的伊万•维尔斯博士介绍了澳大利亚的老龄照料体系,包括居家照料、社区照料和混合照料模式。她通过对目前照料体系的研究和评估,提出了目前体制需要完善的方面和方法。她的研究显示,澳大利亚的老龄照料服务体系优势在于多样化的模式和广泛的覆盖率,但也面临着手续复杂,照料人员需求量过多,不能照顾到非英语语种老年人的问题。维尔斯女士指出,澳大利亚也正在考虑老龄照料服务体系的改革方案,如居家照料服务流程标准化;提供一站式照料服务;通过创新的方法实现在社区中照料老年痴呆症患者等。

  印度的楚哈里博士做了题为《印度老龄问题、困难和政策选择》的报告。她指出,印度作为第二大人口大国,虽然目前的人口结构还十分年轻,但在未来几十年中也面临着快速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高龄化、贫困、文盲以及农村年轻人口向城市转移带来的农村老年人生活无依等问题都是印度目前和将来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所面临的困难。老年妇女是印度最弱势的群体。作为农业大国,目前印度70%的老年妇女仍然在从事农业生产,85%的妇女需要他人接济才能维持生活。没有生活来源并且无依无靠,使得许多老年妇女认为她们“不可能从生产中退休,除非从人世间退休”。同时45%的印度老年人患有各种疾病或者身体残疾。面对诸多问题,楚哈里博士认为,印度目前面临的紧迫挑战是健全养老保障体系,保障老年人基本收入;结合地方资源和特点完善医疗照料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可持续、能承受的医疗照料服务;充分发挥社会团体力量,为老年人提供服务和精神慰藉;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国外经验做法等。

  作为此次论坛的承办单位,南京市中山学院代表也从私营老年照料服务培训机构的角度,介绍了该学院老年照料服务中心的情况和构想。中国正处在快速人口老龄化阶段,预计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从7%增至14%只需27年时间,而西方国家这一过程则往往需要一个世纪。中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4—2—1型的家庭结构越来越普遍,年轻人照料父母、祖父母的负担将越来越沉重。而目前中国老年照料服务机构普遍存在着床位少、条件差、不规范、不专业等问题。中山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化挑战为机遇,成立了专门的老年护理照料中心。该中心除了教学区外,还专门划拨土地和资金建设养老护理院,力争在实现赢利创收同时也为学生的实践和就业提供有效的平台。这一创新性的规划很好的兼顾了盈利、教学和实践三个目的,为中心长期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另外,该中心还从德国、日本引进了最新的医疗护理设备,并与澳大利亚的大学签订了长期培训交流协议。通过这些举措努力向国内老年照料服务的先进水平迈进。

  此外,韩国、泰国、新加坡、斯里兰卡等国家的代表也分别交流了他们国家在老年照料服务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三、政策建议

  经过两天的汇报交流和小组讨论,论坛最后形成了一个关于亚太地区老年照料服务的政策建议。其内容主要包括:

  1、在政府部门引进责任制,保障政策的落实;对服务提供者进行规范和监督,保障服务质量;政治、社会和宗教领导人应积极参与老龄化和老年人权益宣传等。

  2、建立以家庭和社区为主体的长期照料体系,同时提高机构照料的范围和质量;政府应该制定照料服务的最低标准,并进行监督;制订和实施有效的法律法规,根除年龄歧视,及针对老年人的虐待和暴力;医疗体系改革的步伐应跟上老年人需求的变化等。

  3、加大对老年产品、服务和技术的投资和研发;在正规教育体系内引进对老年人和老龄化的相关知识,增强对老龄化的认识;政府、社团和媒体应该打造老年人的积极形象等。

  4、加强对老年妇女的保护,政府应与各种社会团体共同保护老年妇女的合法权益;鼓励老年男性照顾老年妇女等。

  5、加强地区间的合作,鼓励政府、民间组织、学术机构等加强老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