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肥胖近视,孩子健康生活方式这样培养!
作者:   来源: 湖北省教育厅  2016-05-17
  在5月20日第27个“中国学生营养日”来临之际,《中国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2016》蓝皮书正式发布。自2006年开始,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每年组织专家撰写《中国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蓝皮书并向全国发行,今年的蓝皮书主要介绍了饮食、运动与健康,鼓励学生以“52110”为目标规范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儿童青少年肥胖、近视形势严峻
  
  报告显示,1985-2014年,30年来,我国学生肥胖检出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其中城市男生肥胖检出率从1985年的0.2%增长到2014年的11.1%。另外,男生肥胖的检出率高于女生,且男生增长更快,城市高于乡村,但乡村增幅更大。肥胖导致高血压的风险更大,2014年体重正常和肥胖学生的血压偏高检出率分别为4.96%和17.86%,相差近3倍。
  形势更为严峻的是学生视力情况,报告显示,2005-2014年,我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不断增长,城市学生视力不良率更高,但乡村学生视力不良率增长更快。2014年,城市学生检出率接近70%,乡村则接近60%,低年龄组视力不良检出率增长更为迅速,视力不良呈现出低龄化趋势。
  对此,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分析认为,造成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原因包括缺乏营养健康知识,能量的摄入与消耗不平衡,高能量食物如油炸食品、含糖饮料等吃得多,而运动量少,静态时间多。“建议儿童青少年调整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能量食物,不喝含糖饮料;同时,增加户外运动,每天进行1小时以上的户外运动。”马军说,“增加户外运动不仅能预防和控制肥胖,还能大大降低近视的发生几率,延迟近视的发生时间,以及降低高度近视的发生几率。”
 
  “52110”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为提高儿童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联合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单位共同发出倡议“52110,健康快乐行”。
  今年推出“健康快乐行——健康生活方式之饮食与运动:‘52110’”,主要基于世界卫生组织相关理念,依据2012年度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学生重大疾病防控技术和相关标准研制及应用”研究成果,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规范中小学生每日行为目标,从而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
  “52110”行为目标主要是:
  5:中小学生每天应吃5个成年人拳头大小的蔬菜和水果,蔬菜是指煮熟或切碎的生菜叶,约300-500克,水果约200-400克。
  2:脑、玩电子看电视、使用电游戏的时间每天不超过2小时。
  1:每天应该进行1个小时以上中等或高等强度运动。
  1:每天吃1份肉。一份肉,约80-110克,相当于1个成年人的手掌心(不包括手指)的大小及厚度。
 
  0:不喝含糖饮料。
 
  据悉,为推动“52110”行为目标的落实,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推出了一系列举措。据促进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孟文瑞介绍,今年,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和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命名“学生营养与健康示范学校”44所,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和中国奶业协会联合命名“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示范学校”47所,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和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联合主办的“全国青少年营养与健康知识大赛”评出优秀组织奖获奖学校50所。
 
  
  中国学生营养日
 
  以于若木同志为首的一批营养专家和社会志士仁人,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倡议成立全国学生营养促进组织,以指导和促进全国学生营养与健康工作。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原卫生部)和教育部(原国家教委)的大力支持下,经民政部批准,国家卫生计生委以(88)卫防字底59号文批准成立了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
  1989年元月15日,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召开成立大会,选举于若木同志为首届理事会会长,并通过了《中国学生营养促进会章程》。2003年8月21日起经原卫生部审核,民政部批准,更名为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和民政部的指导和监督。促进会是从事学生营养与健康事业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自愿结成的专业性的全国性的非营利社团组织。自1990年起,促进会在每年的5月20日组织学生营养宣传活动。
  2001年5月,原卫生部、教育部联合颁布文件(卫疾控发【2001】120号)将5月20日定为“中国学生营养日”,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领导同志多次亲自参与中国学生营养日的宣传活动并亲笔题词,关心和指导全国的学生营养与健康工作,并对提高和改善青少年的营养与健康状况作出重要指示。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