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把老龄产业打造成江苏经济新的增长点
作者:   来源: 新华日报  2016-06-15

  江苏于1986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早13年,老龄人口基数大、增速快、空巢多、寿龄高。大力发展江苏老龄产业,既能切实保障广大老年人的现实需求,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又能有效释放消费需求,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
  老龄产业也称为“银色产业”,它不仅是人口老龄化催生的新兴产业,也是老龄社会条件下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尽管近年来江苏老龄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而言,当前我省老龄产业有效市场需求不足,产业仍处于萌芽期与成长期之间的过渡阶段,发展理念不够清晰,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政策体系不够健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老龄产业应重点发展老龄服务业、老龄金融业、老龄制造业、老龄地产业等领域。建议通过形成“一个意见”(老龄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制定“一个规划”(“十三五”老龄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一个基金”(老龄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树立“一批品牌”,把老龄产业打造成我省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新优势,到2020年老龄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0%-15%。
  科学制定老龄产业发展规划。根据老龄人口的性别、年龄、地域等要素,调查不同群体老龄人口对老龄产业的需求状况,关注老龄人口的现实需求和特色需求。在此基础上,抓紧制定《江苏省“十三五”老龄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未来5年老龄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战略定位、项目布局和关键举措,明确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争取把老龄产业纳入省和各地“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并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等规划项以及其他专项发展规划相衔接。
  抓紧出台《江苏省加快发展老龄产业的指导意见》。厘清老龄事业与老龄产业边界,明确老龄产业发展责任部门,加快推进老龄产业市场化改革,强化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鼓励支持不同所有制企业投资老龄产业,优化老龄产业结构布局,加快形成老龄产业链条、产业集群和产业带。建立老龄产业财政分级补贴制度,对从事老龄产业的企业和社会力量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和用电、用地等方面的优惠。鼓励金融机构和老龄金融专业机构开展金融业务,引导公益基金向老龄产业拓展。把政府购买老龄服务纳入政府预算,形成高效合理的老龄产业资源配置体系和供给体系。同时加大政府购买老龄服务的监管力度,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着力打造老龄用品制造业。加强老龄用品研发与制造,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机制,推动老龄用品向科技化、便捷化、舒适化方向发展。优化老龄用品业发展环境,建立健全老龄用品相关标准体系,加大市场监管力度,注重老龄用品的产权和品牌保护。将老龄用品业规划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打造一批产业链长、覆盖领域广、品牌效益好、创新能力强的老龄用品产业集群,推动老龄用品产业的快速发展。整合老龄用品业发展需求,培育规范老龄用品行业市场,形成生产商、供应商、增值服务商、物流商和消费者等元素之间良性循环的产业发展生态系统。着力打造老龄用品业的龙头企业,强化有针对性的政策扶持、技术指导、销售推广,增强老龄用品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业。切实推进专业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这一服务模式既具有机构养老的专业化服务优势,又照顾到靠近老人所熟悉的社区,让老人能感受到家庭和邻里温情。加快推进医养护合一养老服务,探索建立集治疗、康复、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养老医疗服务机构,解决久病、失能老人的就医养老难题。充分运用现代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加强远程医疗、健康管理及智能居家养老服务系统建设,提高医养护综合服务水平。大力推进老年休闲养生服务,引导培养积极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理念,大力倡导积极养老、健康养老。加强老年休闲养生项目和产品研发,大力发展老年人养生保健、度假旅游、运动休闲、文化娱乐等新型业态。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