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到2030年,新加坡每四人中将有一人至少65岁,这个比例现为8∶1。有鉴于此,新加坡卫生部承诺协助年长者实现原地养老的期望,并把居家和社区护理推广为他们首选的护理方案,让他们在养病同时,能继续与家人生活在一起。
目前,居家护理名额和日间护理名额分别为6900个和3500个,比2011年分别多80%和67%。新加坡卫生部的目标是到2020年底,提供一万个居家护理和6200个日间护理名额。新加坡卫生部政务部长蓝彬明医生近日在参与一项社区活动时说,新加坡政府也将致力加强居家护理和社区护理服务的素质,并确保这类服务能让有需要的年长者负担得起。他强调,新加坡卫生部在制订和推广原地养老计划的同时,来自社区医疗服务业者的合作是协助当局达标的关键因素。
蓝彬明以家护基金为例指出,过去40年来,该机构不断扩大社区服务范畴,并积极招募人才,现有超过65名医疗专员,成为新加坡至今规模最大的一个居家医疗服务业者。去年,家护基金进行了超过3.7万次家访,服务近4600名病患。超过85%的病患年龄在60岁及以上,另有超过半数病患每月平均家庭收入少于700元。
家护基金为庆祝成立40周年,近日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大型社区保健活动,为居民提供各类基本身体检查、保健讲座和益智活动。活动的另一大目的是宣传社区医疗服务,让人们在有需要时能清楚了解从何寻求援助。
家护基金理事长李慧敏受访时说:“社区中有各种医疗服务,提供这类服务的业者也不少,这或许让一些看护者在寻求这类服务时感到混淆。不过我们不希望他们在家人患病时才来找资料,而是趁大家身体健康时,就能预先了解相关服务的详情,到了真正有需要时才有备无患。”李慧敏在活动上也宣布,家护基金提供的紧急居家护理服务时间,将从星期一至星期五下午5时延长至晚上9时,为更多病患提供便利,避免他们去医院求诊。
为做好应对未来更高需求的准备,家护基金也计划在2018年,把居家护理服务名额从目前的3000多个增至4000个。该机构也将设立一个专门的热线中心,为有问题但又不需要医护人员上门服务的看护者提供热线咨询服务。热线中心预计在今年底或最迟明年第一季度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