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持续关注西安市临潼区“78岁郑老太养一屋子流浪狗,邻居受不了3户已搬走”一事,郑老太本答应昨日前往宝鸡。但8月27日,郑老太突然改口,不再愿意和她的流浪狗一同前往宝鸡。
通过前面的报道可知,郑老太丈夫早已去世,有一女儿,但不常来,如今78岁的郑老太算得上是不折不扣的空巢老人。老实说,在这个老龄化社会里,“空巢老人”有很多很多。郑老太之所以引起关注,更多是因为她所收养的40多条流浪狗已经严重影响到左邻右舍乃至整个小区住户的正常生活了。其实,不用实地考察,都可以脑补一下一个独居老人和40多条狗能有怎样的生活环境?在媒体报道之后,老人强硬拒绝了爱狗人士收养一部分流浪狗的请求,并表示“后半辈子靠狗活了”。
某种程度上,这的确是个两难的问题。一方面,正如报道里所言“郑老太已经触犯了《西安市限制养犬条例》的相关规定”,按说就得“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但另一方面,从情理、道德的层面说,面对一个独居的、“后半辈子靠狗活了”的78岁老人,如何恰当地处置“狗患”,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从报道来看,最终的折中方案,是郑老太带着流浪狗前往宝鸡,岂料郑老太突然变卦,决定哪里也不去了,这对于深受其苦的邻居们,无疑是个坏消息。
平心静气地讲,人们所关心的,其实是个“狗患”问题!只是因为狗主人是一位高龄独居老人,使得这起“狗患”在处置中多了几分犹豫和顾及,从而迟迟未能解决。正如老人曾真诚表达过这样的诉求——“我和这些狗相依为命,没有它们,我不知道怎么活”。实际上,正如有网友指出的那样:“这看似是养狗问题,实则为养老问题。”
诚哉斯言!78岁郑老太和她的40多条流浪狗,这里面没有“老有所养”,没有“天伦之乐”,有的恐怕是一个空巢老人在自力更生摆脱人生的孤独!这里,我们不清楚老人家女儿疏于照顾的原因,也没有苛责任何人的意思。可是,面对丧偶、女儿又不在身边,这个家庭的境况,是这个社会“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社会化养老”不足的一个真实印证!往开了说,人人都有变老的那一天,一旦“家庭养老”处于失位状态,“社会化养老”往往很难补位,这造就了当今较为普遍的空巢老人现象。
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城乡空巢家庭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其中农村留守老年人口约4000万人,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空巢老人数量不可谓不庞大,很明显,养老不仅仅是家庭的责任,建立完善的社会化养老体系应对已经到来的老龄化社会,尤为迫切。78岁的郑老太和她的40多条流浪狗相伴相随,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或者解决不好,反过来就会影响到社会和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