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22亿,占到总人口的16.1%,老年人口已经接近印尼全国总人口。目前,我国空巢和独居老年人已经接近1亿人,占比较高,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亟待社会养老补位。”这是在近期举办的“2016健康中国养老产业高峰论坛”上,《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白皮书》中披露的数据。
在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经营报社社长金碚,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研究所所长金维刚,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华锋等嘉宾一致认为:“随着政府不断释放‘健康中国’政策红利,我国的养老产业,特别是高端养老产业将迎来类似过去十年地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居家和社区养老及与之对应的居家养老服务或将成为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主战场,其中保险业和地产业及相关服务机构将迎来巨大市场机会。”而作为中国养老地产的先行企业之一,万科集团养老业务负责人王永飚、星健资本执行总裁董岩,也分享了企业实践探索的经验,并表示,中国养老产业之路亟待摸着石头过河,在发展中规范。
险资投资养老社区步伐加快
根据白皮书预测,“十三五”期间,国内每千名老年人拥有的养老床位数量计划增至35-40张,拥有30%至50%的增长空间。在巨大的市场需求面前,保险机构基于自身的资产优势,以及产业关联优势,正积极布局养老服务机构,着力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养老产业链。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第2季度末,国内保险行业已有9家保险公司投资或者计划投资25个保险养老社区项目,计划投资金额612亿元,实际已经完成投资金额199亿元。
例如,泰康人寿旗下专业从事医疗养老产业及不动产投资与运营管理的公司——泰康之家已经开始在全国投资建设连锁型的“医养融合活力社区”,目前已完成北京、上海、广州、三亚、苏州、成都、武汉、杭州旗舰社区布局,全部建成之后可提供高品质养老单元1.3万余户;中国人寿按照“三点一线,四季常青”的思路开展养老养生战略布局,苏州阳澄湖半岛养老养生项目、天津空港医养结合项目和海南三亚养老项目先后于2013年、2014年和2016年落地。
上海实践创新型养老地产
国内保险机构全面启动养老产业布局战略,让原本更早涉足养老地产的开发商嗅到了紧迫感。
万科集团养老业务负责人王永飚表示:“十年前,万科集团就开始在养老地产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可谓是十年磨一剑,前一半时间是用在研究其他国家的模式,后一半时间则是在中国把所有的养老模式都实践一遍。直到上海万科做了首个养老地产项目社区内嵌入式养老社区服务中心智慧坊,才真正找到一种适合中国家庭和社区特点,并成功本土化的养老模式创新。这个项目之后,万科养老地产开始快速扩张并提速,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地方,都进行了养老地产项目的布局。”
复星也是中国养老模式实践探索的重要力量之一,其成立专注于长者健康领域的全资子公司星健资本,着力打造了健康蜂巢,围绕健康总部、养老康复、健康养生的三大核心产业建造了全国标杆性的社区,为长者创造了健康、快乐、时尚的健康社会。
对此,星健资本执行总裁董岩则表示:“星健资本在养老产业创新方面充分利用了整个复星集团的资源,包括保险、旅游、医药等平台。明年星健资本将重点在上海宝山进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落地,配合宝山区从重工业城区向宜居健康城区的转型,集团将在所开发的一个大型办公、商用以及住宅的房地产项目,辟出一部分空间重新设计,引入国内三甲医院、国外养老机构进行合作,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落地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