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养老让老人“乐不思蜀”
作者: NULL  来源: NULL  2016-01-19

  “421”家庭模式加速了空巢老人的诞生。随着这部分老人年龄的增加,他们的健康问题也将日益凸显。他们的养老问题该怎么解决?78岁的陈奶奶和齐奶奶用自己的现身说法,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我打算在这里养老”

  今年78岁,家住雨湖区十五总的陈奶奶并非空巢老人,不过她很享受这几个月来,在市五医院老年康复科度过的生活。

  “一犯病,医生、护士就会第一时间来救治,生活上有护理员照顾,想儿女时,就叫他们过来看看,这样比呆在家里好多了。”陈奶奶面露笑容地说,“如果条件允许,我还打算在这里养老呢。”

  今年上半年,陈奶奶被诊断出患有慢性失血性贫血和冠心病,经过几个月的住院治疗,病情总算得到控制。但由于随时都有再犯病的可能,所以出院回家养病并不是万全之策。

  经多方打听,得知市五医院的老年康复科既可为老人提供医疗服务,又可提供生活护理和吃住管理后,今年5月,陈奶奶毫不犹豫地搬进了市五医院老年康复科。

  每天都有医生、护士来检查病情、嘘寒问暖,护理员也照顾得很周到,还有人陪着打打牌、聊聊天,现在陈奶奶已经有点“乐不思蜀”了。

  “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门口挂着蓝色的防蚊帘子,显得很温馨,房间内陈设简单但十分整洁,充满着浓浓的家的味道。这就是78岁的齐奶奶和老伴在市六医院康复养老中心的疗养之地。齐奶奶说:“我们在这一住就是六年,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了。”

  齐奶奶是地道的湘潭人,18岁时,她踊跃报名参加“八千湘女上天山”,在新疆一呆就是29年,并在那边结婚生子。1980年,她和老伴回到湘潭生活,可后来老伴去世得早,六个儿女也很快成家立业,其中两个还出了国。一向喜欢自由的齐奶奶坚持不愿和儿女同住,成了一个乐观、快乐的空巢老人。

  六年前,齐奶奶不幸被一辆摩托车撞倒住进了医院。在住院过程中,齐奶奶认识了现在的老伴赵爷爷。在赵爷爷的召唤下,伤势稳定后的齐奶奶搬进了市六医院康复中心疗养。

  “老伴不喜欢打牌、下棋之类的活动,每天就在医院的一块空地上种种菜;我就看看电视、唱唱歌、跳跳舞。”说话间,齐奶奶已经拿出道具在我们面前跳起扇子舞来。

  齐奶奶说,在康复中心除了生活愉快、有人照料外,最主要的是老伴每次发病都能得到及时救助。“这些在家里是没办法做到的。”齐奶奶悄悄地告诉我们,儿女来接过他们很多次,但他们不愿意回去,因为这里就是他们的家了。

  机构养老受青睐

  “五年前,老年康复科刚设立时,我们担心会不会有病人进来,但现在看来,这个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了。”市五医院老年康复科主任付朝辉介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空巢化趋势的来袭,医疗服务加生活护理的健康养老模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青睐,特别是健康状况不是很好的空巢老人。

  付朝辉介绍,现在每年入住他们医院老年康复科的老人都在增加,60多张床位已经有些不够用了。为此,市五医院正准备投资新建一栋9层楼的综合住院大楼,以满足将来更多老人的需求。

  在市六医院,我们了解到,为应对集中来袭的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一个集老年公寓、老年养护大楼以及附属生活配套设施为一体的湘潭市养老康复中心将于今年11月份破土动工,整个项目将从明年7、8月份开始陆续投入运营,完全采用五星级管理模式,配备最为人性化的管理。
来源:湘潭在线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