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养老机构调查之一:不只是有吃有住就行的
作者:   来源: 广西新闻网  2016-10-19

  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则,而“老”是生命的最后阶段,在这个阶段,生命将走向最终归宿。人到老年,青春不再,虽感叹岁月转瞬即逝,但如果儿孙绕膝、身体健康,那也是幸福的晚年了。
  林语堂先生在《论老年的来临》中说,他崇尚中国老人的生活方式,盼望着“爽爽快快地让老年来临”。在林语堂先生的眼里,中国式传统的家庭养老文化是优美和醇厚的,他认为父母老了之后,子女应该报答亲恩,把最好的东西给他们吃,是一件很合理的事情。
  现如今,在现代都市的钢筋混凝土丛林里,林语堂先生推崇的几代同堂的家庭已经很少很少了。迟暮老人们如果生活不能自理了,那么他的最终归宿十有八九会是养老院。然而,现在的养老院并不好进,好的养老院多数已经爆满,想进去还得排队,而且费用也不低。那么,老年人该去哪安放迟暮的时光?
  连日来,当代生活报记者走访了南宁市部分养老机构了解到,南宁养老机构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瓶颈。如何让更广泛的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不仅仅是老年人及其子女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政府、各个养老机构及全社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迟暮的那一天。
 
  核心提示
 
  对于许多半失能或失能老人来说,在家养老面临着种种不便和困难,养老院就成了他们最后的归宿。然而,目前南宁养老机构的床位数远远不够,同时也存在着公立养老机构老人排队入住,私立养老机构则空着床位没人住的现象。在专家看来,养老机构不仅仅是提供吃住就行的,还要能解决老人的安全和心理等问题。
 
  院内的歌声:老人们每天都有集体活动
 
  拐进南宁市长堽路三里,走上五、六百米,再向左上一个陡坡,就是南宁市家丽怡康馨园了。每天上午和下午,这里都会传出阵阵歌声,歌声时而嘹亮、时而低沉,这些歌多是几十年前的老歌或是革命年代的歌曲。
  9月27日下午,当记者走进家丽怡康馨园时,刚好看到几十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在一名年轻护工的领唱下在歌唱,老人们唱得很投入,完全没有注意到身边来了个陌生人。与儿童、年轻人唱歌的情况不同,这些连坐轮椅都直不起身的老人,唱出的歌只有大致的曲调,甚至没有什么情感,有的老人则纯粹是在吼叫,只是为了能发出声音来。家丽怡康馨园的总经理黄巍有时会站在后面看老人唱歌,“听老人唱歌能感悟很多东西。”她说。29岁的黄巍身材微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作为总经理,她在这里已经干了三四年了。其实,能坐着轮椅到外面唱歌的老人,身体都还算是不错的。在失能失智区的平房里,有不少老人已经无法自理生活,只能整天躺在床上,需要护士和护工照顾,两个小时翻一次身。黄巍每天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到老人的房间里看望老人,和他们聊聊天,听听他们的诉求,以便在工作上进行改进,及时满足老人的需求。“一个好的养老机构,就是要让家属放心、老人安心。”黄巍说,很多老人都有基础性疾病,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病,因此很多老人选择养老机构,首先看的一条就是有没有医护人员,如果没有,个别老人晚上睡觉都不安心,生怕突然发病没有人看。
  创建于2004年的家丽怡康馨园面积不大,几幢有些年头的平房依坡而建,围成了一个院子。经过十多年的经营,家丽怡康馨园现有180多个床位,收住的多是失能、半失能和失智的中老年人。目前床位都住满了,如果有老人想来,那只能先预约,然后等一等。而位于南宁市大沙田的广西重阳老年公寓成立于2003年,是由自治区民政厅主管的一家“公建民营”的养老服务机构,现有床位510张,这里收住的老人平均年龄在80岁以上,以失能、半失能、失智(老年痴呆)等需要护理的老人为主。按重阳老年公寓办公室李主任的话来说,其中四分之三的老人,是医院不让住了,才到这里来的。 
  老人的选择: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下午5时是老人们的晚饭时间。在家丽怡康馨园,53岁的韦女士坐在轮椅上正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她的晚饭已经打好送来了,就放在眼前,但她感觉还不饿,便对黄巍说等一会再吃。为了便于治疗和护理,韦女士剃了一个光头。韦女士刚退休没几年就突发脑溢血,虽然抢救过来了,但却落下了腿脚不方便的毛病。早年离婚的她一个人住,儿子工作忙,无法时时在家照顾,不得已只能将她送到家丽怡康馨园。
  中秋节的时候,儿子还带了仅4个月大的孙子来看她,这让韦女士很高兴,说起这事时,满脸都是笑容。“和儿子住在一起不是很好吗?”听了这话,韦女士的笑容突然没了,“我在这挺好,吃住都有人照料,闷了还可以和其他老人聊聊天,挺好的。”说完,韦女士就扭头继续看电视,不愿说话了。9月26下午,在重阳老年公寓院内的凉亭下,86岁的任大爷坐在一张简易板凳上,戴着老花镜,认真地看着歌词,和十多位老人一起大声唱歌。任大爷是东北人,六个女儿居住在全国各地。十多年前老伴走了以后,他一个人在东北居住,后来拗不过女儿们,就轮流到女儿家住。一年前,任大爷腰椎管狭窄,先后在沈阳医科大等多地看病,其中一次在大连因肝囊肿昏迷,治疗了2个多月。病好了,但还是需要人时时照顾,任大爷不想给女儿们添麻烦。几个女儿合计了一下,在海南的二女儿将任大爷接到三亚的一家养老院,说那里有温泉,对任大爷的身体好,然而任大爷没呆几天,觉得太热。最后是在南宁的五女儿将任大爷接来,送到了重阳老年公寓。在这里,做生意的五女儿为父亲在四层要了一个单间,可以自己做饭。最初一段时间,任大爷的腿脚不方便,不过在一段时间的针灸、按摩、烫脚、热敷后,任大爷丢掉了轮椅,现在天天拄着一根能坐的拐棍,每天在院子里溜达几圈,想健身、娱乐,四楼还有专门的场所,可以去锻炼并唱唱歌。“我哪儿也不去了,在这挺好。”任大爷说,他在东北退休,现在一个月的退休金是2600元,远不足以支付住在这里的费用,但女儿说,钱的事他就别操心了,需要什么给她们打个电话就行。
 
  难定的床位:要进好的养老院并不容易
 
  在重阳老年公寓找到了自己老年归宿的任大爷其实是幸运的,有很多老年人因种种原因,还一直为去哪里养老这个问题折磨着。记者在家丽怡康馨园了解到,几位刚入住的老人都是经历了许多“坎坷”才能住进这里的,由于没有床位,他们的家人都跑了不只一家养老机构。其中一位老人的子女甚至将老人送到了郊区一家只有五六十张床位的养老院,每月不到2000元的费用也让家人很动心。但就在准备办理入住手续时,一位半失能老人因家人很久没来看望,抱着院中的一根柱子失声痛哭。这哭声刺痛了老人及其子女,他们最终放弃了那里,将老人送到了家丽怡康馨园——这里虽然不是条件最好的养老院,但各项服务都有,更重要的是离儿女的家近,方便探望。
  其实,把老人送进一家条件好的养老院,对一个工薪家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为了制定《广西养老机构服务规范》,广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王章安副教授今年曾对南宁部分养老机构进行了走访,他认为南宁养老机构现在是两极分化:条件好的养老院永远有老人在排队等着入住,而条件差的养老院有的入住率连一半都不到。“送老人去养老院前,子女肯定都会去实地看一看。”王章安副教授说,感觉条件不错,子女才会放心让老人入住。从子女及老人的角度来说,养老院除了食宿要好,还要看有没有医务人员,能不能及时解决老人的病痛。上了年纪以后,老人多多少少有一些慢性病,没医务人员,老人入住不安心。再有就是要使老人住得心情愉快,有的老人在养老院吃得也好,住得也不错,也没有什么疾病,但就是不开心。老人住在一起,也会有矛盾,尤其是住在同一间屋里的人,各自生活习惯不同,难免会因为生活琐事斗气,这都需要养老机构及时去了解,化解矛盾。“如果有人觉得养老机构仅仅是个给老人提供吃饭、睡觉的地方,那就想得太简单了。”广西重阳老年公寓社工部的副主任唐尚兰称,公寓除了医护、护理之外,最重要的部门就是社工部了。社工不仅要关注入住老人的心理健康,还要帮刚入住的老人适应环境,安排日常活动,如果与家人闹矛盾了,还要及时进行调解。同住一间房的老人如果有矛盾,同样也要及时去调解。“我们的定位是中高端的老年护理服务。”重阳老年公寓办公室的李主任说,现在想马上要床位,那是没有的,都满了。即便有床位了,还要看申请的老人符不符合标准。比如空出的是男床,那老太太肯定就不能住;如果是空出的是骨科的床位,那就只有患骨科疾病的老人才能入住。 
 
  庞大的群体:南宁养老院床位数远远不够
 
  在对养老院的走访中,一些条件差的养老院纷纷婉拒了记者实地采访的要求,只是告知经营困难。对此,王章安副教授深有体会。“一些民营养老院只有五六十个床位,各种设备也不齐全,真的就只是一个为老人提供吃饭、住宿的地方。”王章安副教授表示,他去过几家小型养老院,有的都没有个像样的院子,也没有医护人员,为节约成本,甚至连护理人员都不够,如果同时有几个失能老人大小便失禁,工作人员都忙不过来,老人有时一等就是半个小时或一个小时,苦不堪言。
  在西方发达国家,老人在失能和半失能阶段,即使生活不能自理了,他们也能存活较长时间。而我国人均期望寿命虽然目前达到了76岁,但生病、致残后的生存时间较发达国家短,这说明我们的后期服务没有跟上,导致很多老人死于压疮、下肢静脉曲张、肺炎等并发症。但良好的医疗和护理服务,势必会导致养老成本的增加,所以只有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才有实力将老人送去好的养老机构,而工薪阶层往往只能退而求其次,将老人送到条件一般但收费也稍低的养老院。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数的7%,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同时,整个社会的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由此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南宁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12月31日,南宁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165944人,占全市人口比例15.75﹪。
  “这些老人也分几种情况,身体健康还能活动,生活能自理的;因病半失能,生活部分能自理的;还是就是年事已高,躺在床上不能自行活动的老人了。”重阳老年公寓院长黄颖认为,当前最需要解决养老问题的老人,就是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了。
  而根据南宁市民政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目前,南宁市养老机构共计58家,设置床位数总计7331张。其中民办养老机构共计49家(其中市本级43家,县份6家),民办养老机构设置床位总数5981个。南宁市公办福利院(含公建民营)共9家(其中市本级3家,县份6家),公办养老机构设置床位总数1350个。7331张床位数与116万多的老年人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即使只收住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床位数也远远不够。)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