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老龄办召开区县老龄办主任工作部署会。市老龄协会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宇晓主持会议,市老龄办常务副主任、市老龄协会会长李建国出席并讲话。市老龄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翟建勇,协会副会长刘景林、陈谊出席会议,各区县老龄办主任和市老龄办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通报了500家养老(助残)餐桌和500家托老(残)所规范化建设第一批检查工作、今年万名“孝星”和千家为老服务先进单位评选命名工作的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部署了关于2010年区县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的编制工作。各区县就上述工作汇报了相关情况。
李建国常务副主任对各项重点工作进行了点评,并针对实际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他指出,规范化建设的意义在于示范引导,设促进全市养老(助残)餐桌和托老(残)所的科学发展,提高整体的服务水平和质量。针对当前存在城乡差距、二元结构的现实情况,区县要统一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把这项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不折不扣地完成好。对于今年的万名“孝星”和千家为老服务先进单位评选命名工作,要把握质量、严格程序,加大宣传力度,每个区县都要将“孝星”材料汇编成册,并成立宣讲团,使评选工作更加深入基层、更加贴近百姓。
市卫生局与市老龄办联合发文,推进北京市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
从今年起,北京市将为辖区65周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对辖区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登记管理,进行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和一般体格检查,提供疾病预防、自我保健及伤害预防、自纠等健康指导。具体内容为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健康指导等。各区县将结合本辖区老年人健康需求、具体情况和保障能力确定具体服务项目,并做好服务数据统计上报工作。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所需经费按综合服务成本合理核定,由各区县纳入年度部门预算予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