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老人送去养老机构,目前共有9家民办养老机构,因为港城目前民办养老机构参差不齐。
作为机构养老的主力军,也是公办养老的补充力量,港城民办养老机构近年来不断涌现。目前,全市共有民办养老机构62家。不过社会资本投资的养老服务机构,体量不大且发展不均衡,大多数集中在市区。眼下的这些民办养老机构,普遍档次不高,小机构既满足不了需求也赚不到钱。面对愈来愈凸显的养老问题,港城呼唤大型连锁经营的养老服务企业。
民办养老机构参差不齐
位于市区建设西路的荣华老年公寓,是港城民营养老机构中的“老字号”,收有90多名失能半失能老人。今年86岁的谢老,2013年来到老年公寓,当时老人因为脑出血后遗症,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在老年公寓每天都有医生给老人进行检查,护理人员定时给老人翻身、洗澡,老人没生褥疮、没有异味。
“老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长时间的照顾,请来的保姆能做饭、洗刷,但是照顾老人不专业。”谢老的儿女在考察过多家养老院的环境和设施之后,才放心把老人送到荣华老年公寓。但是,因为港城目前民办养老机构参差不齐,很多民办养老机构都存在设施差、配套跟不上的窘迫。
位于新南街道玉龙社区的养老一条街,目前共有9家民办养老机构,都是家庭住房改造而成,在配套设施上跟公办养老机构根本没法比,没有活动室、康复室、医务室,老人们在这里只能获得最简单的生活照料。
高风险困扰民办养老机构
“养老是服务行业,这当中的风险又有谁能体会,我们24小时不敢关机,吃住都在养老院。”荣华老年公寓负责人封必荣说起这些辛酸,眼角湿润了,“一次,一名护工带着91岁的老人洗澡,但是在洗澡过程中,老人意外摔倒,造成一侧股骨头粉碎性骨折,需要手术治疗,老人的子女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让我赔钱,不赔钱就闹。”
封必荣告诉笔者,这些意外在养老院每天都有可能发生。就在笔者采访的当天上午,一名老人因为吞咽困难在吃馒头时被噎住,很快被送去市中医院抢救,因为老人儿女在外地,封必荣安排护工全程陪同。“有些意外,即便是儿女亲自照顾老人,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儿女们把老人送到我们这里,就容不得我们出半点差错。”封必荣说,因为相关制度不完善,很多民办养老院在出现意外后,只能自掏腰包赔偿。
目前,全市民办养老机构已经发展到62家,但是相应的行业规范一直没有确立。“相应管理部门能不能帮我们组建个行业协会,制定一个相对统一的老人入住协议,什么样的老人算自理老人,什么样的老人算失能老人,相应的护理星级又该怎么定,出现意外我们又可以找谁求助。”封必荣说,外地一些城市设有第三方老人健康状况评估平台,这些都是规范管理的好做法,值得学习。
近年来,从国家到各级政府都在鼓励民办养老机构发展,但是相应的资金扶持或是优惠政策的落实都还没有跟上,这也是很多民办养老机构规模小、设施差、发展难的原因所在。
呼唤大型连锁经营养老企业
“ 我们将老人送去养老机构,不只是简单的生活照料问题,更希望那边有个好的环境,有专业的医疗护理人员。”市民钱晓丽表示,眼下民办养老机构配有卫生室或是门诊部的屈指可数,更有一些民办养老机构,甚至都不能配备具有一定医疗护理知识和技能的专业护理人员。
这些问题,民政部门工作人员也早已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从去年开始,民政部门着手推进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床位数在100张以上的较大型养老服务机构,由卫生部门给予大力支持,降低门槛为其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床位数在100张以下的养老服务机构,结合自身需求,在院内设立卫生室、医务室,或采取与周边医疗机构合作的方式,为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
“应对养老大潮的到来,港城急需大型连锁经营的养老服务企业。”民政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养老服务业产业链长、涉及领域广,除了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护理、康复和医疗,还包括老年食品、保健、养生、保险、旅游、文化等诸多行业,如果港城能有一个大型连锁经营的养老服务企业,其发展将会大大提高养老基础设施改造及建设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