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老地产 > 动态
广东:广州养老房均价“1”字头选择多
作者:   来源: 金羊网  2016-11-18

  日前,在老博会“2016生态养老发展高峰论坛”上,标准排名研究院联合中国健康养老产业联盟对外发布了“2016中国养老城市排行榜50强”。其中,广州跻身“2016中国大陆十佳养老城市”,高居榜单第三位。事实上,广州的养老潜力早已被开发商“盯上”,近年来,保利、万科等开发商纷纷涉足养老地产,希望从中掘金。但也有一些楼盘项目,不提供养老产业相关服务,而是从房子本身入手,以生态环境、配套设施等为卖点打造“养老房”,以达到吸引养老群体的目的。
  
  1居家养老是主流 市场推养老房
  
  据“2016中国养老城市排行榜50强”榜单负责人介绍,基础样本来自中国社科院今年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4》中最宜居的前100个城市,以宜居指数、空气指数、医疗指数、交通指数四方面作为最终评价标准。记者了解到,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里,国内的养老偏向于远离城市,归乡、归田园养老,一些大城市的老人跑到老家或周边的小城养老。但小城市或乡镇由于交通、医疗等基础配套不完善,并不是养老的最佳选择。
  标准排名研究院指出,最好的养老方式是对既有生活的延续。随着中国的城镇化,城市养老必将成为中国式养老的主流模式,养老不能脱离城市,不能脱离社区生活。同去年一样,北上广深今年再次全部入榜50强,其中广州、上海更是进入前十佳榜单。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养老也难以“逃离”资源高度集中的北上广。
  就广州而言,居家养老的需求非常之大。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广州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47.5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7.3%。2014年,广州出台并实施了广州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确立了“9064”的目标,即90%老人居家养老,6%是社区养老,4%是机构养老。2015年全省养老体系的目标是“9073”通过家庭照顾养老的比例仍未达90%。
  本月初,广州市统计局通过万户居民调查网,对全市十一区1829名常住居民开展了一项关于“养老模式及需求”的电话调查。在1829名受访者中,有82.8%表示家庭中有老人,即60岁以上的家庭成员。在有老人的这1515户家庭中,有97.6%表示家中老人目前采取“家庭养老”,包括由家庭成员陪护、自我照料或接受商业服务如雇保姆、护工等方式。这进一步说明,家庭养老是目前大多数家庭采取的养老模式。
  正是看到广州居家养老潜力之大,不少地产商推出以健康、养生、养老为卖点的楼盘项目。与专业的养老地产项目相比,这些楼盘更像普通的楼盘,不提供养老服务,主要从硬件设施方面来满足养老人群的需求,这些“硬件”包括丰富的生态资源、较完善的配套设施等等。
  
  2养老房多在外围区均价“1”字头
  
  从布局来看,广州市的养老楼盘主要分布在从化、增城、南沙、花都等外围区域。中心城区因地价贵、土地资源有限等原因,主要集中的是提供养老服务的养老地产项目。对于那些身体较健康、生活可以自理的老年人而言,更需要的是一套合适的养老房。
  外围区域的养老楼盘,多以生态环境、自然景观为亮点,同时环境安静,适宜老年人居住和生活。以南沙区为例,面对养老房的需求,多名房产中介力荐星河丹堤。据悉,星河丹堤位于享有“广州最好空气”美誉的黄山鲁森林公园,拥有山、湖、海三种景观,因此受到力推。而位于明珠湾起步区的富力天海湾,因享有海景资源,据称有1公里的海岸线,环境清幽,也被视为适合养老的楼盘。碧桂园蜜柚对面是蝴蝶洲公园和黄山鲁森林公园,且社区有超3万平方米的园林,也吸引了部分退休、养老人群的目光。
  从面积和户型上看,养老房可大可小,小户型吸引预算较低的养老群体,大户型或别墅吸引经济较宽松的养老群体。
  由于养老盘多位于外围区域,基础设施不尽完善,因此均价相对较低。记者统计发现,大多数位于外围区域的养老盘洋房均价不超过2万元/平方米,一套房总价通常在100万元左右。别墅产品稍贵,但与中心城区的同类产品比起来,价格也有明显优势。
  以番禺区的莲花山碧桂园为例,尽管该盘处于莲花山旁,空气好,景观资源丰富,但由于离中心城区较远,周边配套不足,目前在售建面380平方米的洋房,均价为1万元/平方米。南沙的星河丹堤拥有堪称全区最好的生态景观资源,目前在售洋房主力户型为建面89-160平方米的三至四房,带装修发售均价为1.85万元/平方米;在售建面177-558平方米的独栋和联排双拼别墅,均价为2.3万-3.8万元/平方米。
  除了广州市内,广州周边的城市如佛山、清远、中山、肇庆等,也有不少楼盘以较低的房价、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老年人前往置业。
  
  3医疗等基础配套 日益成养老必备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都以为,养老就应该要离城市,到田园乡间,与其他年龄层的群体相比,老年人对配套设施的要求较低。
  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老年人也开始追求生活的品质,希望退休后的生活不要太枯燥单一。现在的养老房也开始注重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不仅要求环境好、生态佳,还希望周边有良好的医疗资源,有较浓的生活气息和商业氛围,甚至期望附近有较好的教育资源,方便自己与孙辈接触。其中,医疗资源最被重视。对于身体机能走下坡路的老年人而言,医院不是享受型需求,而是一种刚需,因此也成为老人购置养老房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从这个角度来看,由于广州各区的医疗资源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养老群体的置业选择。去年,新快报根据广州各区上一年度《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就各区医疗资源进行统计发现,白云区医疗机构最多;越秀区的医院床位及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数量均排第一,且占全市总数的比例超过四分之一。广州各区医院床位总数排名过万的也是越秀区和白云区。而床位总数最少的是南沙区。此外,增城、南沙、从化三区的千人均医师数量均约为2,即500名常住人口才配有1名执业(助理)医师。
  今年初,家住海珠的梁先生打算到南沙帮父母买一套房养老,价格、环境、户型都很满意,但最终作罢,就是因为该区的医疗资源有限。他称,父母都已年近古稀,身体状况不太好,如果住在南沙,看病会很不方便。据了解,目前南沙区仅有一所三甲医院,且经常人满为患,医疗资源贫乏一事屡屡被区内居民吐槽。

链接交换请加微信:ZMYL123
养老服务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贤纳士 | 网站声明
中国养老网是全国养老服务业领先的资讯发布传播平台 创建中国养老智库
Copyright © 2014 中国养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1035259号
网站设计著作权已注册 侵权必究
扫一扫,关注养老网